南投吃河豚中毒致死案釀1死 「兇手」品種出爐

月尾兔頭魨內臟、皮膚及肌肉皆含河豚毒素,毒性極強。圖/食藥署提供

破案了!南投縣日前發生民衆食用河豚後中毒死亡,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佈,該次事件3件檢體皆屬有毒的「月尾兔頭魨」,其中河豚生魚片檢體檢出河豚毒素(TTX)高達134.30mg/kg,「河豚魚肉湯(含魚肉)」檢體的熟肉與湯,分別檢出TTX33.48mg/kg與31.86mg/kg,「河豚內臟及皮」檢體也檢出河豚毒素,不過因爲基質複雜,難以精確定量,換算下來約吃2片、20克生魚片就達致死劑量。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說,國家實驗室接獲南投縣政府衛生局送驗3件檢體後,立即進行DNA物種鑑別與河豚毒素(TXX)分析。DNA物種鑑別結果發現,該3件檢體皆屬「月尾兔頭魨」(Lagocephalus lunaris)。

食藥署研究檢驗組長王德原指出,經過DNA定序爲毒性高的月尾兔頭魨,經液相層析質譜儀測定,「河豚生魚片」檢體檢出TTX高達134.30mg/kg,「河豚魚肉湯(含魚肉)」檢體的熟肉與湯,分別檢出TTX33.48mg/kg與31.86mg/kg,毒素含量都非常高,「河豚內臟及皮」檢體也確認檢出高量河豚毒素,不過因基質複雜,尚難精確定量,這次也是近年來,收到最完整的檢體。

致死劑量部分,王德原說,地方衛生局送到食藥署的檢體中,生魚片每片重量約10公克,換算下來每片生魚片約含TTX1.34mg,依照日本的限量,TTX上限是不得超過2mg;歐洲的安全界線劑量更低、致死劑量更高,文獻上約只要吃1到2mg,當事人可能吃了1、2片就會達到致死劑量。

食藥署食品組簡任技正周珮如表示,TTX屬於神經毒素,即便加熱也無法破壞,會存在於河豚的內臟或肌肉,接觸後10到45分鐘,會出現脣麻、手麻、腳麻等症狀,嚴重可能導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如疑似TTX中毒,要儘速送醫並保留食餘檢體。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陳泰源說,月尾兔頭魨又稱作月腹刺魨、栗色河魨、毒鯖河魨等,屬四齒魨科,主要分佈於印度至西太平洋區,臺灣四周海域均能見其蹤跡,體長可達50公分,其背面及腹面均佈滿小棘,尾鰭後緣呈新月形,內臟、皮膚及肌肉皆含河豚毒素,毒性極強。

陳泰源表示,在臺灣海域周邊,鯖科河豚中毒鯖河豚的比例很低,大約小於5%,黑鯖和白鯖屬於肌肉較無毒的,「河豚毒是食物鏈來的,不是自我產生」,熱帶、亞熱帶海域,可能是提供含河豚毒細菌較完整的食物供應鏈。

陳泰源說,北部海域較常見的是本次公佈的月尾兔頭魨,南部則以腹面呈白色的瀧紋河豚爲主,提醒民衆留意,不過最好還是避免食用。

林金富也說,食安法第15條規定,食品或食品添加物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貯存、販賣、輸入、輸出、作爲贈品或公開陳列,所以有毒的河豚也不能當作贈品送人,違者可處6萬到2億元罰鍰;如爲餐飲業者,情節重大者,可命其歇業停業廢止商業登記,造成人員傷亡的話,則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8000萬元以下罰金。

林金富說,近10年來共有4起食用河豚後中毒的案例,分別爲103年1起、109年2起、112年1起,總計17人就醫,其中1人死亡;另據日本東京都保健局河豚毒素中毒統計,2013年至2022年有180起TTX中毒中毒事件、患者246人,其中5人死亡。

家住南投縣仁愛鄉的44歲洪姓民衆,日前自行烹煮河豚並與8名親友分食,不過8人後來陸續出現嘴巴、手腳麻痹無力等症狀,洪男則被發現倒地失去意識,警消到場確認已死亡。

本次「河豚生魚片」檢體檢出TTX高達134.30 mg/kg。圖/食藥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