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撬科創板大門 縱目科技“駛向”港股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趙雲帆 報道

隨着IPO審覈趨於嚴格,曾試圖依靠“含科量”挑戰A股的科技類公司,今年開始陸續轉戰港股。

其中,曾經有望成爲A股純自動駕駛第一股的縱目科技也成爲了上述行列中的一員。其披露了港交所的上市申請,華泰金控(香港)和法國巴黎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

此前,公司曾於2022年11月遞交上交所科創板招股書,並尋求A股上市機會,但在去年9月27日,縱目科技提交了自願撤回A股IPO的申請,並獲受理。

對於撤回A股申請並轉戰港股一事,公司相關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衝刺上市“時間上不太好”;而對於未來是否依舊考慮A股上市的問題時,其也未明確表態未來是否會繼續挑戰A股。

投資方退出壓力

大部分科創企業都面臨着投資方的退出壓力,縱目科技或許也不例外。

縱目科技在港股上市申請中闡明,自2013年成立以來總共進行過8輪融資,合計遴選招募了除控股集團和其關聯主體外的共49方股東。

翻看融資歷程,公司最早於2015年11月便完成A輪融資,此後又陸續在2017年至2022年完成B輪至E輪融資。

知名投資者方面,認籌縱目科技最多的機構來自君聯資本,其通過有限合夥君聯成業持有上市公司上市前股本7.55%,爲公司重要股東之一。

此外,東陽國資旗下東陽市冠定、小米科技旗下湖北小米、高遠投資管理的安吉榮訊萊分列除關聯控股股東外的前四大股東。

從投資時間和主體背景來看,大部分公司主要投資者依然以財務投資者爲主,且已經持有公司股票較長時間。

招股申請顯示,包括君聯資本在內的C輪及C輪前投資者早在2019年之前便成爲公司股東,認籌公司股權的時間已接近或超過5年;而包括湖北小米在內的部分中途受讓投資者,在2021年5月集中受讓了部分A輪到C輪投資者的股權,其後續持有時間也已經接近滿3年。

較長的IPO籌備歷程,疑似令部分早期投資者開始選擇轉讓手中股票。

記者發現,包括公司A輪投資者金根投資、B輪投資者德豐嘉潤、甚至D2輪投資者上市公司科博達(603786.SH)控股股東科博達投資,也幾乎轉讓了大部分持有的縱目科技股票。而其接手方又多爲自然人。

而從估值來看,縱目科技於2022年3月落地的E輪融資,其股權單價達到93.56元人民幣/股;總估值達到約90億元。但自此以後,絕大部分股權轉讓都以折價形式達成協議,大部分交易對價都在80元人民幣/股以下。

2023年10月,公司港股遞表前的最後一次股權轉讓達成協議。而此時距離縱目科技撤回A股IPO申請,纔剛過去了一個月。

無緣科創板

雖然成立歷史和融資歷程較長,但直至近年,縱目科技商業化落地進度纔在新能源汽車“新四化”發展中,初步具備了一定市場規模。

資料顯示,縱目科技爲國內主要智能汽車ADAS配套供應商之一,主要產品包括基於域控制器、車規級傳感器、自動駕駛研發服務在內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業務。

2024年,公司基於新成立的子公司蠶叢機器人發佈新品能源服務移動機器人,藉此切入綜合能源解決方案相關業務。

結合公司披露的A股和港股招股信息,縱目科技2019年至2023年的總營業收入分別爲4966萬元,8383萬元、2.25億元、4.69億元和4.98億元,移動機器人則疑似因發展初期,並未闡明業務體量。

招股書披露的行業地位則顯示,縱目科技在中國乘用車ADAS(高階輔助駕駛)市場中佔1%份額,排名第五;在自動泊車方案中佔市場份額4.9%,排名第二;在乘用車APA泊車解決方案中份額佔5.6%,排名第一。

在合作伙伴體量上,公司表示,其合作的ODM已經覆蓋當前國內前十的汽車主機廠商,而這些客戶在整車市場上的佔有率達到了七成以上。

但即便是ADAS市場的頭部企業,縱目科技最終也尚未能撬開A股的大門。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陸續便有報道指出上交所科創板審覈趨於嚴格,其中尤其以無需收入和盈利標準的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面臨較大幅度的調整。

按照該標準,申請第五套標準的企業預計市值不低於40億人民幣,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准開展二期臨牀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

不過,記者翻看縱目科技保薦書卻發現,該公司並未循第五套標準,而是參照第二套標準申請上市,即要求申請公司“預計市值不低於15億人民幣,營業收入不低於2億元,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佔近三年總收入比例不低於15%”

而從縱目科技研發投入來看,2019年至2023年,公司的研發成本分別達到1.19億、1.72億、2.72億、3.34億和3.685億元人民幣,直至2022年公司總收入纔剛完成對研發投入的覆蓋。

僅從結果來看,高研發投入亦未能將公司領入A股的大門。

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向部分擬上市科技企業瞭解到,由於估值、流動性、再融資潛力等各類優勢,大部分科技企業仍然優先考慮在A股市場上市。轉道港股確實屬“空間換時間”無奈之舉。

但也有部分港股IPO企業向記者直言,一旦政策開放,會及時尋求AH兩地上市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