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傷口發臭...深可塞大棉支!換藥40分鐘「一句話」惹哭她
回首在病房工作的日子,難忘的照護經驗許多,印象深刻的也不少,很難用三言兩語來描述,每個病人都是不一樣的複雜個案,不論身體心理的疾病,不同的需求需要被滿足。
就從我護生時期,我照顧的第一位病人來說吧,是一位中風半邊癱、不與人溝通獨居的老奶奶,對還是護生的我來說,一心想把我的護理熱忱發揮認爲沒什麼事情難得倒我,還記得那時擬了照護計劃都想依依去執行,對中風的病人最好的復健就是動,除了基本護理照顧外,每日最重要的護理措施是協助病人做全關節被動運動,正常人不難,但對中風過的奶奶肌肉無力萎縮的情形下,比登天還困難,就這樣每天都會被拒絕不配合趕出去在深吸口氣完成護理措施。
就這樣中斷重新開始中斷不斷循環下,我的耐心給予照護與病人的反應真的令人很挫折,直到實習的最後一日即將要結束,一如往常的幫老奶奶做復健一邊無效性溝通自言自語說話,結束時老奶奶依然不發一語,不免有點難過地離開,直到下午要離開病房時,看到志工推着坐着輪椅的老奶奶來找我,不爭氣得掉下眼淚,奶奶主動拉了我的手、開口跟我說「好險有妳,謝謝你照顧我,就算故意不理你還是每天來幫我按摩」,這是我第一次聽到老奶奶跟我說心裡話,這幾周的給予照護得到了回饋亦是我心裡期待的,當下,真的是我認爲護理最美的一刻,唯有找到那份感動與成就,你纔有動力繼續下去。
▲奶奶主動拉了我的手跟我說「好險有妳,謝謝你照顧我,就算故意不理你還是每天來幫我按摩」,這真的是我認爲護理最美的一刻。(示意圖/視覺中國)
成爲護理師進入內科病房工作後,常規的醫療處置、護理治療依然沒有停擺過,我一如既往地照顧病人之下,一天入院來了一位身上有尿管及鼻胃管的75歲女性個案,四肢瘦弱的老奶奶加上臥牀時間長,尾骶骨一大片壓瘡及身上多處的傷口化膿已發臭,覆蓋的紗布像是幾天沒換已經滲出組織液。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爲個案換藥,傷口可以放入一個大棉枝的深度伴隨着惡臭味,每次換藥都要四十分鐘以上的大工程跑不掉,光看傷口都覺得很痛,卻從來沒聽到老奶奶喊痛,在旁的兒子總是握着母親的手,直到換好藥後,奶奶會小聲地說「謝謝、謝謝」,那一刻,竟然有點鼻酸。
當深入瞭解個案的狀況後,主要照顧者是一位智能不足的兒子,家裡無固定收入,醫藥費都不知道怎麼來,兩個人住在一個五坪大連基本清潔都有困難的居所,可想而知在這樣的環境狀況條件下,傷口如何會改善?食物營養的來源又是什麼?而我還能爲她們做什麼?在和醫師、社工討論後,先解決傷口換藥感染情形爲主、照會社工評估經濟上的需求及找尋更多社福上的資源,雖然不能改善經濟生活狀況,至少能改變現況吧,我是這麼想的。
過了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後,個案的傷口有了好轉,也慢慢教導家屬無菌換藥反覆回覆示教、經濟上也有了穩定的補貼,記得出院時的那天,兒子臉上是充滿感恩揮着手與我道別,那是我第一次從家屬的眼光看到了希望,和剛入院時截然不同。
站在醫療最前線的我們,能看見社會上不同人羣的人的需要,感受到人情冷暖,不只是照顧病人,更要安撫家屬的情緒及協助解決背後產生的問題,而每一個病人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好的壞的都是我生命中的養分。
黎佳伶護理師,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學士、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內科病房護理師、春暉啓能中心教保員及講師,專長爲老人保健、內科護理。
★ 版權聲明:圖片爲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