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檢查變成「太空任務」 3歲病童大喊:我要看3次!

▲MRI檢查變成「太空任務」,3歲病童大喊:我要看3次!(圖/記者嚴雲岑攝)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寒假結束,學童們陸續返回校園,但有一羣孩童卻只能以醫院爲家,不僅生理上要承受治療的痛楚,更無法享有正常學習的機會。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臺灣三星合作,於7樓兒童病房打造臺北首間「SMART School智慧教室」,讓病童在手術或檢查前,先用平板特製卡通衛教片,減輕心理壓力,安心養病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陳瑞傑表示,3C並非冰冷冷的產品,透過平板電腦輔助,可讓孩子透過遊戲學習,展現他們應有的活力熱情利用科技載具,醫院可將護理衛教資訊導入各項疾病照護,增加衛教學習成效,或者將平板提供給牀邊老師,作爲課程輔導的工作,搭配音樂動態圖像,讓不便起身的病童忘卻身體的疼痛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陳瑞傑與臺灣三星電子總經理李戴燁。(圖/記者嚴雲岑攝)

北醫附醫小兒血液腫瘤主治醫師劉彥麟表示,臺灣每年約有500位新發的兒童癌症個案,北醫每年約增加20~30位。由於檢查項目繁瑣,有時一次住院就要花上2~3周,冷冰冰的檢查也會讓小朋友產生抗拒心理。但自從利用智慧教室播放特製檢查短片,將冷冰冰的MRI核磁共振檢查包裝成「太空任務」後,不僅成功引起病童興趣,還有一名病童整整看了3次才滿足。

劉彥麟說,隨着醫學進步,腦瘤已經變成慢性疾病,術後恢復也成了療程中重要的一環。他舉髓母細胞瘤病童爲例,因腫瘤的位置長在小腦患者會因腦壓升高,出現嘔吐、平衡感變差症狀,做完手術也會影響大腦處理速度肢體反應、回答問題的能力都會減退,此時「智慧教室」的導入,可給予學童重返校園前一個緩期,在護理師、兒童醫療輔導師的協助下,訓練反應能力。

▲北臺灣首間「智慧教室in Hospital」正式啓用。(圖/記者嚴雲岑攝)

臺灣三星電子李載燁總經理表示,「智慧教室」硬體捐贈只是改善院童學習環境的開始,未來除由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針對不同年齡層的需求,規劃適合病童的衛教和學習教材外;臺灣三星也將積極尋找其他合作伙伴,在不影響醫院作業與病童治療的前提下,協助引進音樂或藝術治療師藝文團體等等,期待不斷豐富病童的學習資源,給予持續治療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