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批量引進東南亞大學博士?或是新型水博後混進事業編套路

最近,網傳一張某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引進錄取情況的公示。

從公示情況來看,擬引進的10名人才中大多爲畢業於東南亞及東亞國家的博士研究生,如菲律賓亞當森大學、泰國易三倉大學、泰國西那瓦國際大學、菲律賓基督教大學以及韓國又石大學等,全部來自海外,所學專業有漢語言文學、管理學、體育與運動、教育學、藝術學等。

之所以引起爭議,只因爲這些學校都名不見經傳,博士研究生所讀專業同樣比較生僻。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或許是一種新型的水學歷後考事業編的方法。

具體操作如下:先隨便讀個本科弄一個大學文憑,然後出國讀個水博,主要是一些第三世界國家或者是韓國,美國等社區大學。優點是時間短,好畢業。這種文憑他們自己國家承認不承認都存疑,QS排名更是根本就沒有上榜單。

他們拿到一個博士之後回國,在一些三四線城市的大專裡面當一名老師。這樣不就有編制了嗎?而且一說出去也是大學老師,有面子名聲好聽,尤其是女博士,大學老師可是婚戀市場上的頂流。

一些這種地方的大專雖然知道他們水平不行,但是畢竟是個博士,面子好看,而且能帶來人脈,所以也就笑納了。

圖片源自網絡

這可真是外來的和尚好唸經啊。

也有人說,繞了這麼一大圈,就當一個大專老師有什麼搞頭?這裡可以看一下這次引進人才的條件——

此次人才引進的崗位爲專技崗兼行政及輔導員工作,對於海外普通院校畢業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學校將提供安家費20萬元以內,科研啓動費理科10萬元以內、文科5萬元以內。

再者說,怎麼也是事業編,旱澇保收,輔導員大家應該都知道,也不像正經授課老師有那麼大的學術研究的壓力。

此外,如果說這些博士都是正經好大學,那讀個博士研究生只爲當行政老師兼輔導員,又有浪費人才的感覺。

這裡唯一倒黴吃虧的就是在這種地方上學的學生,建議國家對博士水平有一個評測機制,不能讓這種水博氾濫中國大學了。

而且大學評級的時候也不能以博士的多少而論,而應該以學術,和教育質量來評定學校的好壞。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