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拜「神人」反映印度底層心理:對傳統宗教失望
▲「真神宮」領袖:「神人」辛格淪爲階下囚。(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外媒報導,印度中央調查局特別法庭週一(28日)下午對被控強暴兩名女信徒的宗教組織「真神宮」領袖辛格宣判量刑:判處10年有期徒刑。
不過,10年徒刑是兩案的 個別刑期,不能同時執行,因此辛格總共要坐牢20年的牢!據瞭解,此案宣判時,爲防止騷亂再起,哈里亞納邦和旁遮普邦等地大批防暴員警高度戒備。
英國廣播公司(BBC)駐印度記者比斯沃斯稱,長期以來,印度社會需要某種領袖的存在。印度人曾癡迷風靡全球的「靈脩」大師瑪哈禮希․馬赫什․優濟(Maharishi Mahesh Yogi),就連1960年代超級樂團「披頭四」都曾到印度找他尋求精神救贖。
對大衆來說,無論貧富,都有他們崇拜的宗教大師(Guru)或領袖。這些「大師」各有所長,例如印度最著名的女性「大師」瑪塔․阿瑪裡坦達瑪依,她透過擁抱他人作爲一種祝福和治療。
當政客向他們尋求建議和爭取信徒選票時,這些「大師」的影響力就會發揮作用。 印度前總理甘地夫人就經常去諮詢瑜伽大師狄倫德拉․婆羅馬恰裡。
許多「大師」也是成功的企業家,擁有龐大的商業帝國。他們開辦學校、大學和醫院。「大師們」同樣相信「企業社會責任」,他們爲乾旱的村莊提供飲用水,爲囚犯和吸毒者開設康復專案,組織捐血,爲貧困兒童開辦學校。
然而另一方面,被稱爲「神人」的這些宗教領袖,也經常被指控謀殺、性侵、販賣人口、性虐待和欺詐。儘管如此,這些「大師」仍然深受忠實信徒的受戴。
在社會學家看來,這背後還有一些深層的社會心理因素。首先,在一個快速城市化的國家裡,充斥着野心、挫敗感和困惑,對懷有不確定感的大衆來說,「大師們」就像安慰劑。
其次,大多數印度人相信法術、神蹟和信仰的治癒效果。 社會學家古普塔說,印度教比其他宗教更依賴於法術和神蹟,因爲印度教沒有經書和團契來讓信衆交流。
第三,印度社會學家希夫認爲,人們追捧像辛格這樣的「大師」,也是因爲他們對主流政治和宗教感到無比失望。他們覺得在這個日益不平等的世界裡,政治家和神職人員辜負了他們的期望,爲此,他們不得不求助於非傳統宗教的領袖和巫師。
比斯沃斯認爲,「大師」及其宗教團體的崛起也告訴世人,印度的分裂和階級劃分是多麼嚴重,正是一個分裂的社會才造就這樣的「大師」。辛格的絕大部分信徒都是社會地位低下、低種姓的貧民, 儘管他的核心信衆羣體也包括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