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縱論/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共同記憶

告別新冠肺炎疫情、經濟復甦遲緩的二○二三年,美國與中國大陸都有進行戰術性和緩的意願,但仍會受到俄烏戰爭僵局、哈瑪斯與以色列衝突、即將舉行的我國總統選舉,以及明年底美國總統大選的影響。

俄烏戰爭與以巴衝突已經造成美國內部的爭議,不利於拜登總統的連任之路,在這兩個危機尚未解除之前,臺海絕對不能再生事端,需要和緩的美中關係。拜登要展現的是美國與大陸激烈競爭時,仍然可以與大陸溝通與管控臺海局勢,避免衝突。

今年十一月習拜會前,大陸已經定調做好穩定與美國關係的策略,會議後並高度肯定此次會議的意義,指出它爲改善和發展中美關係指明瞭方向。最近習近平在中共中央外事工作會議講話,強調元首外交與推動構建和平共處、總體穩定的大國關係格局的成果。反映大陸在疫後經濟復甦緩慢,急需擴大內需、增加投資,也需要與美國戰術性的和解。

在中美戰術和緩的架構下,大陸也開始淡化武力統一臺灣的急迫性,習近平在「習拜會」表示美國預測特定時間的大陸攻臺計劃並不存在;最近大陸國防部例行記者招待會,指出民進黨故意炒作大陸軍事威脅,渲染緊張氣氛,完全是爲了謀取選舉利益。其背後的邏輯應該是大陸仍致力於和平統一的目標,因此美國沒有出售武器給臺灣的必要。

雖然目前大陸沒有對臺動武的必要,但是我選舉的結果勢將影響臺灣未來的經濟發展,大陸展開臺灣對大陸貿易壁壘調查,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主要是凸顯我貿易不公平的現象,若不協商,我國加入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將更爲困難。

不論我明年總統選舉結果如何,勝選者都必須掌握這些發展的趨勢,謹慎因應,特別是要關注如果川普再度上臺帶來的衝擊,這方面大陸已經有與他鬥爭的經驗,反而是臺灣要面對川普利益至上、輕忽道義支持的挑戰。

美中關係趨緩之際,賴清德對大陸的態度仍然充滿敵意,批評支持侯友宜,等於支持馬英九,還拿出「經國牌」指責國民黨「不但不反共、還親共」。

馬總統八年執政期間,除了美國給予我國免籤待遇,簽署了臺日漁業協議,我與大陸簽了ECFA之後,因此促成與新加坡、紐西蘭簽署經濟合作協議,至今仍然是我國與東南亞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的唯一此類協議,請問以上的成果有哪一項喪失了主權?出賣了臺灣?而民進黨政府面對大陸的措施,只會重複「對我影響不大」的說詞,完全無法照顧因此受損的民衆,失去執政的擔當。

蔣經國總統反共本質是要與共產黨爭中國的正統,根本是從中國人的立場出發,根本反對臺獨。晚年解除戒嚴、開放報禁與開放探親,完全順應「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而做出的轉變。

現在國人享用的高速公路、國際機場、鍊鋼廠等,都是十大建設留下來的遺產,是我們這一代的共同記憶,那現在民進黨執政下的回憶會是什麼呢?(作者爲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名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