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說 | 蔡元培:現代兒童對於科學的態度

自《科學畫報》創刊以來,蔡元培、茅以升、華羅庚、周培源、楊振寧、錢三強、錢偉長、談家楨、蘇步青等一大批名家多次爲雜誌撰稿。

今天,我們將這些名家當年的所思所寫重新分享出來,希望他們對科學的熱忱穿越90多年的歷史長河再次照亮我們。

今天的“名家說”是中國近代教育家蔡元培發表在《科學畫報》1935年8月刊上的一篇文章,彼時《科學畫報》剛剛出到第48期(2024年4月刊已經是第1039期啦),蔡元培用生動有趣的文字啓發小朋友們認識科學、思考科學、熱愛科學,並鼓勵小朋友們爲科學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

不但享受科學的成績,也要有點貢獻!

小朋友們!你們讀科學畫報,已經讀到四十八期了!你們在家庭裡面,在學校裡面,所有的書,大半是講科學的;所以你們對於科學,是早已認識了。你們自己檢點一回,所享受的科學成績有多少?

第一。身體上的享受:姑且照食衣住行的次序說;最古的人類,所食的不過獵得的獸類,漁得的魚類與在樹上摘得的果子,有的時候,多吃一點,沒有的時候,就餓起來了。自科學進步,有農學以養穀類,有園藝以植蔬果,有畜牧以繁家畜,材料既多,有選擇餘地,於是食物的成分應如何分配?數量應如何制限?各種維太命的含有,應如何調劑?或爲衆人通則,或爲個人特例,均得依科學理論,分別規定。最古的人類,暑期裸體,寒時以獸皮自護罷了。後來發見絲麻,亦尚不能普及。近代棉種蠶種,都隨時改良;紡織機械都取新式;棉織品,絲織品及毛織品皆大量生產,不但種種質料可以隨時選用,適應氣候,即色採花紋,亦可隨個人嗜好的不同而相投,這豈不是科學的功嗎?最古的人類,不是在樹上造巢,學飛鳥樣子,就是在洞穴中棲止,與猛獸爭地盤。後來漸漸知道用木料作柱,用茅草蓋頂,如現在江北人的草棚一樣。近來建築術發達,用種種木材以外,用石,用鐵,用水泥,崇樓傑閣,曲榭迴廊,惟意所適,無施不可,既極堅固,又復美觀。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均和於衛生的條件。這都是科學家工作的結果。最古的人類,沒有交通工具,後來發明了獨木的船,獨輪的車,已經於不知不覺間應用到科學的原則了。後來科學的應用,逐漸推廣,陸行的車,自人力而畜力而汽力而電力,並特設鐵軌,開通公路。水行的船,亦自人力而風力而汽力而電力,不但人跡所到的地方,無遠弗屆,就是南北冰洋,亦可探險。海底且有潛艇,空中亦有飛機,這都不是科學未發達的時候所能見到的。

第二。精神上的享受:古人知識太淺,對於自然現象,往往有無謂的恐怖;例如雷電本爲一物,從前的人,因聲光的感受有遲速而認爲二事;又設爲雷公電母的名義及偶像,又因偶有觸電的人與物,而有雷殛惡人與怪物的傳說,所以從前的兒童聞雷聲,見雷光,都很怕。現在受電學家的指導,知道空中雷電,與我們通報,傳話,轉動機械的電力,毫無殊異。在建築上並可置避雷針以免觸電之險,又有什麼恐怖呢?從前的人,看了空中無數的星,說是每一個星的變狀或變色,都與人事的成敗有關的,尤其是彗星,他若出現,人間必有兵災;現在受天文學的指導,知道多數恆星,與太陽相似,與地球隔了多數的光年,我們看到了樣子,還是他們以前若干光年的色相,與我們現在的事業還有什麼相關呢?彗星也自有軌道,與行星相似,天文學上可以算出來,可以預定他再見的年份,與地球上的兵災,毫不相涉;從前有人疑彗星的尾與地球相觸,地球或有危險,現在也知道沒有這事了。古人所最怕的是瘟疫,死亡枕藉,似乎非人力所能抵抗,說是瘟神示罰,以迎神賽會爲唯一救濟方法。現在醫學進步,對於瘟疫的起因及傳染的預防,都有辦法,不用過分擔憂了。古人所尤怕的又有水旱之災,說是龍王或旱魃作祟,又不外乎用祈禱禳解等法。現在科學進步,一方面從水利工程上盡力,一方又從造林上作根本的解決。也就不要顧慮了。

照此看來,你們身體上的康強,精神上的安寧,都是受現代科學的賜與,是無可疑的。凡人有權利,就有義務,你們享受了這許多權利,竟沒有一點義務嗎?我從前常常想:兒童是預支權利的時代,受養受教,暫可不說報酬,到年長後,多盡一倍的義務,就把兒童時代的債還清了。但是有志的兒童,卻不肯專過預支的生活,而立刻要有點貢獻。我曾聞陳鶴琴先生說:俄國有兒童科學研究所七百多所。他所參觀過的三所都分十一部,有電話,無線電,汽車,攝影,化學,機械……等等。每部都有實驗室,汽車部有兩輛汽車,是十一歲至十七歲的兒童造的,曾在莫斯科大路上作六十公里的比賽。莫斯科街上有一盞紅綠燈,是兒童所發明的。其他七百餘所中兒童的新發明一定很多,不過我們還沒有調查到就是了。小朋友們!你們聽了俄國兒童能進研究所,有新發明,作何感想?我希望我們國內,也漸漸兒設起兒童研究所來,你們很願意進去研究;那麼,你們現在就不要專門享受科學的賜與,而要時時留意科學的工作!

▲ 這篇文章發表的1935年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