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孫佳山:俄烏衝突中認知戰對中國的啓示

名家觀點》孫佳山:俄烏衝突中認知戰對中國的啓示。(澎湃新聞)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孫佳山10日在《環球時報》撰文指出,俄烏衝突基於媒介認知的認知戰,在俄烏衝突中發揮的作用和效能,已被拉昇到自1991年波灣戰爭以來的全新歷史高度。基於移動互聯網時代媒介認知的認知戰,已經可以直接干擾相關政府決策,影響戰爭的形態和進程甚至走向。這也是俄烏衝突爲中國敲響的歷史警鐘。

孫佳山表示,1991年波灣戰爭當時美國電視媒體幾近全天候轉播,對全世界產生很大心理衝擊。然而,在1991年波灣戰爭中,即便是電視直播與「沙漠風暴」等軍事行動幾乎完全同步,電視媒介依然只是服務於戰爭敘事,其本身並不會影響戰爭的具體形態和進程。

孫佳山稱,認知戰在俄烏衝突中發揮的作用和效能,與1991年波灣戰爭最大不同在於,隨着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全面到來,基於媒介認知的認知戰議題和議程,開始直接影響現代戰爭的具體形態和進程。無論是在俄烏衝突初期最終被證實爲由空戰模擬遊戲剪輯出的所謂「基輔幽靈」;還是通過散佈扎波羅熱核電站核泄漏等謠言綁架輿論;抑或是號稱在網上公佈俄軍中下層軍官和廣大士兵的個人資訊等典型的網路暴力手段,「深度僞造」「加速主義」等符合移動互聯網時代媒介認知特徵的種種認知戰套路,開始被有計劃地、大規模地應用到具體的戰爭進程當中。

孫佳山認爲,與1991年波灣戰爭的資訊化、數位化等形態相對應的是,當下的俄烏衝突呈現出現代戰爭的智慧化、算力化形態。俄烏衝突最初階段的種種跡象表明,前蘇聯的大縱深作戰理念之所以未能達成,在於對整個戰場空天地一體的頻譜感知能力,這種虛擬空間的不對稱可以最大化地彌補實體空間的差距,人工智慧技術的相關演算法正在現代戰爭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所以,通過北約等的資訊化作戰平臺及其背後的強大算力,處於弱勢的烏克蘭軍隊事實上實現了軍力的智慧倍增。

孫佳山說,在這個意義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媒介認知效應,就不只是傳統媒介意義上的全方位的即時報導戰爭,而是可以以認知戰的形態,內在地成爲現代戰爭的有機組成部分。戰爭作爲政治的延續,首要滿足的是政治背後的國家利益,對於當代資本主義世界而言,除了民族國家的利益之外,還有跨國壟斷資本的利益訴求。

孫佳山強調,因此,認知戰不再是過去一般意義上的宣傳戰、心理戰等概念所能簡單概括。當代認知戰的形態既可以配合實體空間的戰爭,也可以在和平年代的虛擬空間中日常展開;既可通過公共外交、學術交流、文化藝術等方式展開,也可以乾脆就隱藏在Meta、推特、TikTok、Telegram等上看似人畜無害的視頻和圖片中。就中國而言,則真切地體現在微博、B站、豆瓣和知乎等年輕人聚集的網路社區。

孫佳山指出,只不過在俄烏衝突中,認知戰第一次通過與大規模戰爭相結合的方式,展示出其一旦與戰場的空天地一體的頻譜感知能力、人工智慧技術的相關演算法及其背後的強大算力有機融合之後的戰爭、政治效能。在Meta、推特、TikTok、Telegram等移動互聯網應用上,通過「深度僞造」「加速主義」等方式,蓄意調動目標羣體的情緒、感性經驗和集體無意識,釋放極端言論、製造極端對立情緒、綁架民意、操縱輿論。

孫佳山表示,對於中文語境下已經呈現出明確極右翼傾向和訴求臺獨、港獨、及「奶茶聯盟」等各類敵對勢力,更是要上升到認知戰層面的戰略定位,尤其是相關極右翼敵對勢力在透過遊戲、動漫等新興文娛形態開始向中國滲透的現實語境下,更不能用傳統的一刀切方式看待國內相關行業,那無疑會將寶貴的認知戰陣地拱手相讓。正如今年大陸政府工作報告所指出的,加強和創新互聯網內容建設,深化網路生態治理。以俄烏衝突及相關各方的反應和所謂制裁爲參照,中國更應積極鼓勵中國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各類新興文娛形態生產出更多優秀的數位文化產品,大力培育自己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和平臺。

孫佳山強調,與此同時,針對近年敵對勢力以「深度僞造」「加速主義」等方式展開的諸如中泰網友「罵戰」、新疆棉事件等一系列認知戰,中國既應通過域外執法等法律手段,對臺獨、港獨及「奶茶聯盟」等進行各種形式的懲戒、制裁,進一步勘定虛擬空間的國家延伸利益疆界,也可爲保衛包括虛擬空間在內的相關領域的文化、輿論等涉意識形態國家安全問題提供明確的法理依據,爲國家統一做好必要的意識形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