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這張牌,應該怎麼打?

今年春節網絡上最熱門的話題是什麼?不是“爾濱”對遊客的寵愛、也不是海南一票難求,而是福建浩浩蕩蕩的“遊神天團”。

福建本地人自己也納悶,怎麼每年都會舉行的遊神活動,今年卻成了網友關注的焦點,引來大批外地遊客和主播實地探訪,甚至還在網絡上出現了大量“節奏”。

從創作角度來看,“民俗”這張牌,運用得好無疑會成爲王炸,而運用不好則會直接牽連到影視作品本身。那麼面對這樣一張好牌,要如何發揮出它的最大效用?不妨結合當下的市場來看看。

民俗元素,錦上添花

福建遊神的餘熱還在,一部帶有強烈民俗元素的電影《周處除三害》也在近期登陸院線。這一次,我們討論的重點不在於電影劇本和演員,而是它的民俗元素上。

爲什麼這部電影會讓人覺得“臺灣味兒”很濃,與影片中無處不在的閩地習俗有很大關係。首先,福建臺灣等地都有拜神習俗,特別是臺灣地區的黑道更是如此。所以阮經天飾演的陳桂林,纔會在人生重大關口,選擇擲聖盃做出決定。

擲聖盃也是閩地特有的習俗,信衆在神位前心中默唸所求所願,將聖盃拋在地上,而後根據兩片聖盃的正反面,來判斷自己的心願能否達成。陳桂林在得知自己罹患癌症後,大受打擊,黑道醫生張貴卿趁機勸他自首,矛盾之下他選擇擲聖盃來做決定。

同樣的,在陳桂林識破尊者就是通緝令上的“榜一大哥”牛頭,並決定除掉他時,說了個很重要的信息點“我在關公像前擲聖盃,看你該不該死”。作爲榜一大哥的牛頭,一點反抗都沒有的下了線,一方面與陳桂林這個回馬槍殺得過於突然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根植於他們心中的拜神習俗有關。

其實《周處除三害》中的民俗元素並不多,但出現的都足夠恰到好處,並且能夠成爲解釋人物行爲變化及動機的理由。這就是一種“民俗牌打得好”的具體表現。

而國產劇這幾年,也開始注意到民俗元素的重要性,最典型的莫過於同樣取材於閩地民俗文化的《狂飆》。

在臨近大結局的那幾集,有這樣一幕給觀衆留下過深刻印象:“高啓盛在逃亡的船上,內心極度不安、對前路迷茫和無助的他,閉目虔誠地禮拜神明之後,擲了一對杯筊,之後高啓勝就回到了京海”。

這樣一個人爲什麼會在逃亡的關頭,選擇擲杯決定自己的命運?就像前面說的,福建廣東臺灣等地,受閩地民俗影響很深,逃亡對高啓盛意味着一輩子的東躲西藏,這對於自視甚高的他本就是一種難以接受的事情。而擲杯的結果,更是成爲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這樣的情節處理,則讓觀衆大呼“這味兒對了”,甚至有熱心閩地觀衆向其他人科普,“在我們這邊,做事情前擲杯很普遍啦,這個細節特別真實。”

伴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其實大部分城市的樣貌確實變得越來越像了,但是民俗這種根植於地方的文化,卻是大不相同。所以在影視作品屢屢被批同質化的今天,民俗元素成了將不同地域文化劇集區分開的一種關鍵元素。

但必須指出的是,擲聖盃也好、遊神文化也罷,在影視劇創作中更適宜作爲推動劇情或點綴的元素出現,而非劇集刻畫的主體。前幾年有不少小衆電影也試圖從“民俗”身上做文章,比如出馬仙、叫魂等等,但最終因爲內容滑向了傳播封建迷信,而徹底失去了與觀衆見面的機會。

換言之,影視劇中的民俗元素是錦上添花的配菜,而非大費筆墨的主咖。

民俗熱潮,如何導正

看過了影視作品中對民俗元素運用得當的優秀案例,不妨再說回眼下互聯網上的這股民俗熱潮。

福建遊神的熱度遠比想象中猛烈與持久,很多東家(塔骨擁有者)更是乾脆開了自己的直播賬號,甚至還有人生出了直播帶貨的打算。

一般來說,有遊神傳統的地方以閩地村鎮居多,直播或帶貨,也是他們被外界看見或增加收入的來源之一。但根據觀察及網友評論反饋不難發現,面對這“潑天的富貴”,該怎麼接住是個問題。

目前較爲主流的方式,是東家或者熟悉遊神文化的主播,在直播間內做科普,給觀衆講述福建遊神文化的來龍去脈,以及這些“神明”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還有“東家”在其中扮演的是什麼樣的角色等等。

但必須指出的是,因爲這幾年遊神的造型及塑像開始向着年輕人審美靠攏,所以很多神明甚至有了自己的“粉絲”,而這其中又不乏有心人趁機謀利。

同樣的事情,不止發生在福建遊神身上,官將首、社火等其他地方民俗也面臨着同樣的問題。

這種情況的存在,其實說明了當代年輕人對傳統文化是很熱衷的,也希望看到傳統文化做大做強。但另一方面,他們對傳統文化並不瞭解,甚至乾脆自己總結出來一套“規範準則”,這種自行總結的規範,很容易落入飯圈化的窠臼,最後被有心人利用。

這就說明,在這場轟轟烈烈的民俗文化熱潮中,如何導正大衆取向是個關鍵。首先,平臺側當然可以通過數據抓取、審覈等方式,來避免有心人的渾水摸魚。

其次,或許專業的機構入場,也能解決當下的問題。從目前直播間的內容來看,很多主播屬於想到哪兒講到哪兒,或者根據觀衆提問進行回答,直播間的內容不成體系,也沒有連貫性。而專業機構入場,一方面能夠理出一條清晰的脈絡,助力直播間從獵奇向轉型爲知識型。

另一方面,閩地大小村鎮都有自己的遊神文化,這也意味着同質化的出現,換句話說就是“卷”。而“卷”,又是最容易催生飯圈化的誘因。專業機構能夠幫助不同的主播,整理出屬於自己的獨特內容,這樣大家不必“卷生卷死”,都將有被外界看到和關注的機會。

最後,則是與文娛作品之間的結合。

因爲“福建遊神”走出去,只是個開始,關鍵是讓那一個個村鎮走出去。相信經過這一波“遊神熱”,明年春節左右就會有旅行類綜藝選擇“福建遊神”作爲刻畫對象,而且旅綜不僅能夠把遊神文化進一步推出去,還能更深入全面地記錄當地的風土人情與民生百態。

當然,影視劇也可以選擇這些地方作爲取景地,又或者在創作採風時,吸納化用當地不同的民俗文化,就如前文所說民俗文化用得好,絕對會成爲畫龍點睛的神來之筆。

結合短劇,更有可爲

時下短劇仍是熱門,而短劇精品化亦是整個行業發展的大方向。民俗與短劇的結合,則更能達到1+1>2的結果。

與長劇集相比,短劇的爽點更密集,而且題材上也可以更天馬行空,比如重生、穿越等都可以作爲短劇題材。這種題材上的靈活性,正好可以把民俗元素嫁接進來,爲劇集增添氛圍感。

此外,短劇也是非常適合做文旅結合,打好地方牌的一種玩法。而民俗文化,又是誕生於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之下,所以民俗+短劇,同樣能夠爲文旅結合提供助力。

文旅結合的目的是什麼?是通過文娛作品的號召力,讓觀衆瞭解某一地區,繼而產生好奇心,願意去線下探訪。而民俗元素,對當下年輕人有着強烈吸引力,甚至一些在當地人看起來稀鬆平常的東西,一旦經過網絡發酵,就會有大批人慕名而來,而民俗短劇也可以在這方面做文章。

其實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民俗文化,只是不被人所知而已。特別是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很多民俗文化已經面臨着後繼無人的窘境,當地年輕人則表示,自己不是不想繼承傳播本地民俗,但不得不先考慮生存問題。

但如果有人願意爲了瞭解當地民俗而來,那這種地方民俗文化逐漸消失的情況,就一定會得到解決,而且還會順帶着拉動一波旅遊經濟的發展。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幾年我們看到很多網紅城市曇花一現的例子,原因就在於同質化,走紅之後盲目複製,反而失去了自己的獨特性。而民俗文化,卻是那個可以保持新鮮感的關鍵。

這是短劇能夠帶給地方民俗文化的好處,而短劇自身也能從中受益。比如短劇創作者一直想撕下來的標籤就是“快餐化”“沒營養”,可如果民俗短劇這條路能走通,短劇不就擺脫大衆心中的刻板印象了嗎?

同時,很多地方政府是渴望走出去的,因此對於短劇創作者他們的配合度會更高,也願意配合做一些更大膽新鮮的嘗試,有了地方政府牽頭,對於短劇創作者而言,無論是置景、拍攝,都會變得順暢很多,整個創作環節會更絲滑,也能把更多精力用在內容本身上。

說得更實際一點,搭上了地方文化的船,在對外宣傳方面也會有更多資源傾斜。短劇行業一直不夠健康的投流模式,也能得到改善。同時,商業變現方面,也可以有新的玩法,比如在短劇中植入當地特色食品鏈接,觀衆點擊即可購買;又或者請來劇中主創以實地直播的形式,揭秘劇集創作的臺前幕後,順帶安利當地風土人情,同時賣貨等等。

當然,發生在電影市場的故事已經告訴後來者,民俗文化把握不當就容易走入封建迷信的歧途。或許在題材創作時,可以以個人成長作爲主線,輔以民俗文化元素,以避免把控失當的情況發生。

總之,當下年輕人對傳統文化、民俗文化有着空前的熱情與探究,而這種大衆情緒又可以反過來告訴影視創作者們,未來的路將走向何方。希望不久的將來,能看到短劇行業出現,以民俗文化爲題材的爆款,也希望這樣的爆款能夠引領行業走向更良性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