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語正名「臺灣台語」遭疑侵犯其他語言 文化部迴應了
文化部次長李靜慧9日強調,臺灣台語的命名是將臺語視爲專有名詞,不是指涉臺灣的所有語言,也沒有侵犯臺灣其他語言並存地位的意思。(翻攝自立法院國會頻道YouTube/蔡佩珈臺北傳真)
教育部根據「國家語言發展報告」及文化部補充國家語言書面建議用語相關原則,9月底將「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規費收費標準」正名爲「臺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規費收費標準」。文化部次長李靜慧今天強調,臺灣台語的命名是將臺語視爲專有名詞,不是指涉臺灣的所有語言,也沒有侵犯臺灣其他語言並存地位的意思。
爲展現國家語言推動一致性,行政院2022年發佈「國家語言發展報告」函示,未來國家語言發展報告或其他文書資料,應參酌「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書面用語有關規範,優先使用「臺灣原住民族語、臺灣客語、臺灣台語、馬祖語、臺灣手語」。
文化部今年補充有關國家語言書面建議用語使用原則,「優先使用」是未來同一文件中,爲求一致及整體性,可參照使用建議用語包含臺灣原住民族語言、臺灣平埔族羣語言、臺灣客語、臺灣台語、馬祖語、臺灣手語。
文化部次長李靜慧今天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指出,書面用語名稱並非僅建議「臺灣台語」,而是並列臺灣台語、臺灣客語、臺灣原住民族語、臺灣手語等,本在呈現「臺灣各族羣的母語都是臺灣的語言,臺灣語」,全數的語別冠名臺灣,沒有誰獨佔臺灣的問題。
她說,文化部理解部份族羣成員的憂慮,也樂見各族羣都認同自己是「臺灣人」,所說的語言都是「臺灣的語言」。
李靜慧強調,語言名稱前面的「臺灣」,沒有排除任何族羣的問題,而且依照文化部語言調查,大多數使用者認同名稱爲「臺語」,臺灣台語的命名是將「臺語」視爲專有名詞,並非指涉臺灣的所有語言,臺灣台語也是國家語言之一,沒有侵犯臺灣其他語言並存地位的意思。
客委會主委古秀妃則表示,依照文化部調查,大部分人自稱所說的holo話爲臺語,基於名從主人,客委會尊重各族羣對自己語言的稱呼,也尊重所有族羣對於他族羣的稱呼;原民會主委曾智勇表示,各族各有歷史,其用語應如何被稱呼,原民會敬表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