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單位「不斷借殼」傷害民主 行特定政治意圖
文/林柏州
日前平面媒體發佈了臺南市長選情調查民調報告。表面上來看,該次調查顯示的有效樣本數以及抽樣誤差,完全符合大衆對民調數據公佈的基本認知。但實際上,該調查報告則是錯誤百出,假媒體善盡報導之名,行特定政治意圖甚明。
首先,該份民調樣本雖是1009人,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3.1以內。但當問到候選人支持題組時,有效樣本驟降爲679人,且具體回答支持特定候選人樣本僅有475人,僅爲媒體公佈之有效樣本數的一半不到,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已非正負3.1。
然而,該平面媒體卻刻意隱晦不報,只有概略式用圖表,顯示整份問卷成功樣本數爲1009人,而非各題真實有效樣本。顯然,該媒體意圖利用一般民衆對民調的基本認知,掩飾主要題組真實有效樣本數不足的窘境。
其次,該份調查刻意忽略網路聲量極高的獨立候選人林義豐,無疑是希望年輕選民、厭惡政黨惡鬥的選民,在有限選擇下,膨脹特定候選人在年輕人上的支持度,以美化其數據上所顯示的支持程度。
第三,該份調查依序對679位受訪者詢問同陣營兩兩對決的假設題組。但政治現實上,卻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現實,亦不符合科學民調的執行守則,那麼其背後的政治動機,着實令人必須深省與反思。倘若平面媒體是想預測選民棄保的可能性與選票流向,則問卷執行上,應是針對先前回答黃偉哲/許忠信、高思博/陳子敬的受訪者,分別追問泛藍、泛綠一對一互比題目。
衆所皆知,我國選舉制度,一種選舉僅能投一張選票。同時詢問相同受訪者泛綠、泛藍個別組合的支持度,就犯了研究設計上,虛假問題的嚴重的錯誤。因爲,一位選民不可能有兩張票,而真實世界,也不可能出現泛藍或是泛綠有任何一方陣營,完全放棄參選的狀況。那麼,設計、公佈這樣的調查結果,顯然背後有其不尋常的目的與動機。
實務上,同陣營兩兩對決的題組,多半出現在黨內初選或是候選人內參民調出現,並不常出現在媒體民調之中。因爲,同陣營兩兩對決題組的用意,是在找出一位候選人,可以吸納最多同屬性支持者的能力,以便政黨未來提名、整合甚至是操作棄保的參考依據。但上述功用,皆非媒體之責。媒體此時刻意公佈相關數據,不無操弄棄保意圖。然而,媒體公然操弄棄保,意圖影響選情,豈是國人所願?
最後,競選過程中,影響候選人支持度的原因,不外乎爭議事件對選情的影響,如興票案與走路工事件。因此,在調查臺南市長選情時,卻沒有同時詢問受訪者對『候選人涉入大創案』的看法,不是調查機構外行,就是刻意讓調查結果失真,以上種種都將重創調查單位的信譽以及影響民衆對媒體第四權的看法,甚至對整個民意調查產業都產生信賴衝擊。影響所及,已非一人一己範圍而已。
俗話說,『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吾人豈能坐視老鼠屎,持續利用不真實的民調結果操弄輿論方向,圖讓操弄假民調者,巧取豪奪背後龐大的政治利益?即便最終民調單位因假民調而惡名昭彰、受人唾棄,但民調單位亦可借殼重新上市,不斷傷害民主。倘若衆人皆等閒視之,絕對讓國人對政治更加冷漠與冷感!
●作者林柏州,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兼任講師。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本報保留刪修權。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