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國之所需” 做強“化”字文章——華東理工大學深耕煤氣化技術領域近40年,成爲新時代工程教育“特長生”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 12月10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爲《瞄準“國之所需” 做強“化”字文章——華東理工大學深耕煤氣化技術領域近40年,成爲新時代工程教育“特長生”》的報道。

碳轉化率超過99%,有效氣含量達92%,基本實現對煤炭“吃幹榨淨”……今年7月至今,由華東理工大學與山東能源集團聯合開發的世界首套日投煤3000噸級多噴嘴對置式(OMB)粉煤加壓氣化技術工業示範裝置已安全穩定運行超百日。該氣化爐技術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在多項指標上國際領先,爲我國現代能源化工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深耕煤氣化技術領域近40年,不斷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是華東理工大學對接國家戰略,提升科創能級的一個縮影。作爲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化工特色高校,華東理工大學持續做強做深做大“化”字文章,以有組織科研重塑化學化工、生物醫藥、能源裝備、新材料等領域全鏈條創新,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併成爲新時代工程教育的“特長生”。

瞄準“國之所需”增強原始創新力

1952年底,54歲的物理化學家張江樹舉家從南京奔赴上海。當時,國家亟需化工事業人才,決定將華東地區5所高校的化工系合併,打造“新中國的門捷列夫化工學院”。張江樹勇擔重任,成爲華東化工學院首任院長,該校正是華東理工大學的前身。

新中國第一支青黴素、第一個彩色膠片、第一臺現代化生物反應器、第一個大型煤氣化爐……這些“第一”的背後都凝結着“華理智慧”。以“國之所需,華理所向”爲信念,一代代師生接續奮鬥,爲我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時代在變。面對全球科技生態與創新力量格局演變、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挑戰與機遇,華東理工大學立足自身優勢,加強科技創新頂層設計與排兵佈陣,推動組建跨學科、單位及領域的高水平科研團隊,縱深推進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大安全“兩新兩大”發展佈局,着力打造新發展格局下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在我國煤氣化技術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跨越過程中,華東理工大學“多噴嘴對置式氣化技術”發揮了引領作用,這一技術在煤種適應性、高效能、大型化和長週期安全穩定運行方面具備顯著優勢,累計爲國家節省專利費超過20億元、應用裝置年產值超過1200億元。

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前提。去年4月,華東理工大學“85後”教授吳永真的研究成果登上《科學》雜誌,他帶領團隊基於有機空穴傳輸材料製備的反式結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完美解決了器件應用中載流子輸運等難題,創造了目前該類太陽能電池的最高轉化效率,被業界寄予厚望。“能夠心無旁騖地挑戰既前沿又服務產業的科學問題,得益於學校近年來凝練優勢科研方向、對接領軍企業的應用基礎研究的開展。”吳永真說。

建立健全校內外協同創新機制,開展聯合技術攻關。目前,華東理工大學已獲批成爲“上海市碳中和基礎研究特區”,並統籌建設13個國家級、39個省部級和若干校級科研平臺。其中,牽頭成立的國家流程製造智能調控技術創新中心,由多所特色高校與中國石化等19家石化、化工行業龍頭企業合作共建,以突破基礎性和前沿引領性技術及自主可控工業軟件等爲目標,旨在形成企業需求導向的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新型舉國科技攻關體制,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深度融合。

機制創新走出產學研用“華理模式”

科技成果只有轉化爲現實生產力,才能真正釋放創新驅動發展的原動力。

近年來,華東理工大學與中國石化等大型企業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氣化技術、含焦油富甲烷氣轉化技術、煉廠廢棄物氣化技術等3類先進大型含碳物質氣化技術,應用推廣100多個氣化項目、300餘臺氣化爐和轉化爐,有力支撐了我國現代能源化工產業的綠色低碳發展。

在含碳廢棄物資源化零碳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華東理工大學教授王輔臣看來,科研成果實現高質量轉化,離不開“企業出題、校企共答、市場閱卷”的合作新模式,也與成果轉化激勵舉措密切相關。據瞭解,學校近年出臺的《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辦法》明確,對於科技成果轉讓、許可方式轉化所得的淨收入,70%用於獎勵成果完成人和對成果轉化做出重要貢獻者,15%用作成果完成人團隊發展金;對於科技成果作價投資形式的股權,學校佔30%、用作獎勵成果完成人和對成果轉化做出重要貢獻者的佔70%。

我國是水產養殖大國,病害防治極爲重要。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劉琴團隊聚焦“水產疫苗分子理性設計與創新應用”研究,自主研發完成我國第一、第二個海水養殖動物活疫苗,目前推廣運用到20餘家養殖企業,推動病害死亡率降低50%以上、抗生素用量降低60%以上,實現了基礎研究與產業需求的有效對接。

“成果轉化收益的85%都給到了科研人員和團隊,極大激發了大家創新創造的熱情和專注度,也必將推動學校創新事業的整體進步。”劉琴說。

以“成果共享”爲核心理念,以“實施許可”爲主要形式,全方位、多層次助力成果轉化轉移的“華理模式”已初步形成。近5年,學校累計轉化發明專利182件,轉化合同金額達32億元,打造了面向產業需求的諸多標杆場景實踐。2020年,學校獲評全國首批知識產權示範高校等稱號。

向“新”發力培養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核心使命和根本任務。華東理工大學創校初期,服務新中國發展急需,形成了培養一專多能工程人才的辦學理念,先後首創化學制藥工學、感光材料、重有機合成等專業,後又爲國家輸送了首批化工機械、抗生素製造工學等人才,贏得了“化學工程師搖籃”的美譽。新時代,學校以新發展理念爲引領,建立項目制牽引、多學科交叉、科教融匯、產教融合的卓越工程師自主培養體系,走出一條從“紅色工程師”到“創新型工程師”的卓越工程人才自主培養之路。

“訂單式、駐企式培養”是華東理工大學在推進卓越工程人才培養中的一項創新。作爲學校與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培養的首批工程碩博士專項研究生,王裕祥不僅學業優異,還深度參與企業研發工作中,申請了5項發明專利和1項實用新型專利。“在企業項目中學習,我的工程素養和創新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也進一步確立了工程報國的志向。”王裕祥說。

向“新”發力,新在符合時代發展的工程教育觀。學校大刀闊斧重塑培養方案,通過推行大類招生,設置跨學科雙學士學位項目、輔修專業與微專業等,着力培養跨學科跨領域的創新型工程人才。同時,系統性開展綠色工程教育,推動“綠色工程12項原則”進課堂教學、進教材案例、進實踐平臺、進科學研究,培養學生自覺遵循綠色工程原則的系統思維,厚植工科學生EHS(環境、健康、安全)的工程文化,強化全體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責任意識。

72年辦學歷程,華東理工大學積澱了以“勤奮求實,勵志明德”校訓爲代表的華理精神,融入到人才培養方方面面,涵養着華理學子的家國情懷。

從化工學院碩士畢業後,桑大鵬選擇成爲一名西藏基層公務員。6年來,他走村串戶,查訪村民困難和期望,組織開展技能培訓,積極引導當地發展特色農業。他說:“能將個人所長用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造福一方百姓,是一件幸福的事。”

桑大鵬只是衆多主動赴邊疆就業的華理學子中的一位。在2024屆畢業生中,全校赴基層、西部及重點行業領域就業的超過370人。

“小縣城,也能裝下大夢想。”在2024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上,選擇返鄉就業的陳婷婷表達了建設家鄉的願望:“我期待自己在未來的工作中成長曆練,爲哺育我的這片土地踏踏實實做一些事情。”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