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賽夏祈天祭、竹藤編 申請登錄無形文化資產

文觀局16日邀請到苗栗縣無形文化資產委員說明無形文化資產的登錄基準、流程以及保存者登錄認定後相關權利義務。(苗縣府文觀局提供/李京升苗栗傳真)

去年賽夏祈天祭實際情況。(苗縣府文觀局提供/李京升苗栗傳真)

族人透過祈天祭,祈求能風調雨順,農作物豐收。(苗縣府文觀局提供/李京升苗栗傳真)

苗縣府有意將祈天祭列爲無形文化資產。(苗縣府文觀局提供/李京升苗栗傳真)

賽夏族祈天祭跟竹藤編,是苗栗縣原住民族特有文化,苗栗縣府文化觀光局有意將2項登錄無形文化資產,16日邀請苗栗縣無形文化資產委員,說明無形文化資產的登錄基準、流程,以及保存者登錄認定後相關權利義務,同時盼藉此流傳原民文化。

根據文資歷史顯示,「祈天祭」是賽夏族人向天神koko' wa:on祈求能風調雨順,農作物豐收,族人能安居樂業生活。這個儀式是賽夏族農耕小米文化的象徵,爲全族性的祭典。

’a’owaz (祈天祭)每年隨paSta’ay(巴斯達隘)的舉行而有舉辦大小祭的差異,paSta’ay的舉行是兩年一次,若當年舉行paSta’ay,祈天祭就舉行小祭,若當年無舉行paSta’ay,祈天祭就舉行大祭。

大祭的祭期要進行三天,小祭的祭期只有一天。傳統上的祈天祭是由撒萬(Saavang)氏族所主持,今日對應的姓氏爲潘姓、錢姓、根姓三姓。

不論大、小祭,祭典的主祭皆爲潘姓。此處所謂潘姓主祭,範圍較Sawan氏族要小得多,僅限於目前居住在南莊鄉蓬萊村的潘姓家族。現今主祭人選的產生是由romhaep(竹佔儀式)決定。

民俗文化資產的登錄與認定強調民間自發、共同參與、且保存傳統等特性,而非由政府或商業活動主導,賽夏族的祭祀活動主要是由各姓氏在各社組成不同的祭團,每個祭團各自舉行祭儀活動。

以血緣地緣爲經緯,二者結合成儀式運作的基本團體,就是氏族祭團自發組織參與,加上潘、錢、根姓氏祭團成員,於歷次祭典中共同完成祭典的籌備與儀式的進行,順利而穩定,而Sawan氏族掌管祈天祭,正符合賽夏族祭典氏族分工的精神在文化脈絡下爲適當者。

「賽夏族竹藤編」是以桂竹(raromaeh)及黃藤(’oeway)製作,常見的編器有米籩、米篩、種子籃、背籃、提籃、線籃、便當、食籃、置物盒、籐帽、甚至放置祖靈象徵物的神聖小籐籃等。

賽夏族傳統編噐有特殊形式和技法,例如背籃爲雙肩帶式的背籃,不像泰雅族或平埔族是額帶式背籃,傳統的背籃形式是喇叭型,上爲呈圓椎狀、下爲圖柱狀,多以斜紋法編成細密無孔。

編器在賽夏族信仰儀式中被使用的情形非常普遍,如一年二次的各氏族祖靈祭paSbaki’必須舂打糯米糕,米糕打完後即盛裝至米籩中,直到分食結束。而過去祖先的象徵物是置放在祖靈籃內,現在多半已由獸骨替代。

賽夏族竹籐編源於族羣生活與信仰需求,具族羣特殊形式與慣用技法,反映族羣或地方審美觀具族羣與地方生活特色,實踐者章潘三妹自少跟父親潘義明學習竹籐編織,1984年跟張憲平學習竹籐編織工藝多年,1992年起多次獲獎,2002年曾以作品「賽夏生活象」獲國家工藝獎二等獎,2002年獲國家工藝獎熟知且能正確體登錄項目知識、技藝與表現形式且具傳習能力與意願。

文觀局指出,爲讓地方族人及民衆充分了解登錄無形文化資產的登錄基準與流程,提升民衆文化資產保護意識,特辦理此次說明會,由苗栗縣無形文化資產委員說明登錄名稱、保存者之代表性與適當性,讓單位主事者瞭解無形文化資產登錄保存的價值與目的。

文觀局長林彥甫表示,苗縣目前有5項民俗文化資產及6項傳統工藝文化資產,希望透過這場說明會,讓大衆對於本縣無形文化有更深一步的認識、強化文化資產與在地居民的歷史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