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文章:中國加速減排展現脫碳魄力
參考消息網7月19日報道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網站7月17日刊發題爲《中國加速減碳行動》的文章,作者爲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蔡中曾中國中心高級研究員傑米·霍斯利,文章編譯如下:
和美國一樣,中國也在遭受創紀錄的極端氣溫、洪水和乾旱的影響。中國的行動對我們共同面臨的攸關存亡的氣候挑戰至關重要。中國既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同時作爲可再生能源、清潔交通、植樹造林和綠色金融方面的世界領先者,也可能是世界最大的希望。鑑於2023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產能增速驚人,一些分析人士預測,中國的排放量可能在2024年達到峰值,比其宣佈的到203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的目標提前6年。儘管如此,到2023年年底,太陽能在中國實際發電量中所佔比例還不到5%,風能僅略高於10%,而且中國60%的能源仍依賴煤炭——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
中國領導層認識到,綠色低碳轉型是一項勢在必行的戰略。中國正在制定一系列減緩氣候變化的要求和計劃,以擴大減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減排舉措,更好地將可再生能源納入電網,並與氣候適應努力(比如打造海綿城市)相輔相成。
中國的減排舉措包括在全球努力通過市場機制確定氣候變化成本的基礎上,建立全國性的、強制性碳排放交易系統,逐步減少碳排放。排放者以排放限額爲基礎交易排放權,以排放指定數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於配額的企業可以將差額作爲碳排放權出售,而超過配額的企業必須購買碳排放權進行補償。經過10年的區域試點,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按覆蓋排放量計算爲全球最大排放交易系統——於2021年啓動。國務院今年年初頒佈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從制度上加強了排放交易系統,並加大了處罰力度,包括對虛報數據的處罰。中國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此前僅覆蓋佔中國碳排放量40%的電力行業,但今年將擴大範圍,目標是到2030年覆蓋碳排放總量的70%。監管部門將逐步收緊配額,並以有償配額取而代之,進一步激勵減排。
儘管中國的碳排放交易系統還很年輕,但它已經證明有利於減少排放、節約能源和促進清潔能源技術變革。這只是應對中國巨大氣候相關挑戰的衆多工具之一,它的採用和演變說明了中國脫碳工作在複雜形勢中的魄力。(編譯/劉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