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文章:對華極限施壓危險且徒勞
參考消息網5月4日報道 美國《國會山》日報網站5月1日發表題爲《妄想用武力迫使中國就範是危險的》的文章,作者爲美國史汀生中心研究員羅伯特·曼寧。文章編譯如下:
說到美國的政策應該如何應對一個雄心勃勃、再度崛起的中國,最近一些中國批評人士在文章中稱,如果美國足夠強硬,它可以通過政權更迭讓中國消失。他們認定的獲勝方式是零和、不留餘地的對抗,鼓吹必須結束兩國正常的貿易狀態並且脫鉤,同時大幅增加國防開支。
他們帶着僞裝成戰略的懷舊情緒,試圖複製冷戰時期與蘇聯的對抗。他們提出對中國施加最大經濟和軍事壓力的方針。這種想象力匱乏的策略的問題在於,我們與中國的關係面臨一種本質上不同的困境。
中國是一個經濟總量高達18萬億美元的經濟體,且與美國的相互依存度很高。它是全世界最大的貿易強國之一、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之一、領先的科技大國和成熟的核武器國家。
正如我們在當前的貿易戰和科技戰中所看到的那樣,北京願意而且能夠展開針鋒相對的報復。這種做法的軌跡很可能是一場破壞經濟穩定的逐底競賽,並且有可能導致發生軍事衝突,進而引發核升級。幾乎沒有證據表明美國有力量實現目標。一廂情願不是可靠的政策基礎,美國爲讓別國政權更迭所做的努力也很少有好結果。
在《外交》雜誌2019年的一篇文章中,政府對華政策的兩位設計師——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和副國務卿坎貝爾認爲,之前接觸政策的錯誤是認爲美國可以引發“中國經濟和政治制度的變化”。他們寫道:“華盛頓今天冒着犯下類似錯誤的風險,假設競爭能夠成功地改變中國。”
沙利文和坎貝爾轉而建議美國避免零和結局,尋求“在有利於美國利益和價值觀的條件下保持穩定且頭腦清醒的共存狀態”。因此,拜登政府目前正試圖通過外交手段維持美中關係的穩定。
對美國來說,中國問題是一個更大問題的核心,那就是如何適應日益多極化的世界和其他國家的崛起,以及財富和影響力從西方向東方的轉移。
當前的美中困境是50年互動和相互依存的複雜累積。雙方有着5750億美元的貿易關係。中國是美國大多數盟友和夥伴的最大貿易伙伴,也是全球增長的關鍵推動力。瞭解美國實力的侷限性將對我們制定正確的對華政策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