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經貿對抗升級 學者:臺產業從左右逢源變「左右爲難」

「新時代下兩岸變局觀察」時事座談會12日上午在銘傳大學基河校區舉行,致理科技大學國貿系副教授張弘遠認爲,北京對臺思維已更趨向鬥爭。(朱紹聖攝)

中國大陸持續對臺減少經貿優惠,學者指出,北京對臺思維已更趨向鬥爭,加上美中經貿對抗發展升級,部分臺灣產業從左右逢源變成左右爲難,也對臺灣經濟結構造成「兩頭在外」的情況。但也有學者認爲,讓利惠臺和社經融合仍是大陸對臺經貿政策的主軸,民間交流將會更加普遍。

由中華民族團結協會、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辦的「新時代下兩岸變局觀察」時事座談會,12日上午在銘傳大學基河校區舉行。致理科技大學國貿系副教授張弘遠、政大兩岸政經研究中心主任魏艾在座談會上,就520後的兩岸經貿互動進行討論。

大陸財政部5月31日宣佈,將取消《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下134個臺灣進口產品的優惠稅率。張弘遠指出,ECFA早收清單目前已有近1/3的產品取消優惠關稅,上述第2波名單影響臺灣出口金額約98億美元,加計首波中止項目合計近120億美元,佔ECFA早收產品出口金額已近8成。

「大陸對臺思維已經更趨向鬥爭」,張弘遠認爲,大陸對臺統戰背後已從「既聯合又鬥爭」,轉向「既鬥爭又聯合」。而美中經貿對抗的發展,目前已經進入到第三階段,即封堵大陸具有比較利益優勢的產業出口,這讓部分臺灣產業(例如製造業部門)從左右逢源變成左右爲難。

面對未來,張弘遠分析,高技術產業已經被美國的高牆所圈入,但傳產部門又因爲過度鑲嵌而被鎖入大陸的產業環境,這對於臺灣經濟結構就造成了「兩頭在外」的情況,短時間內雖不至於出現產業空洞化的現象,但對於臺灣經濟發展與財富分配的效應,將會帶來弱化的影響。

魏艾則指出,民進黨政府對大陸的貿易往來有歧視性,進行嚴格審查,他認爲必須對這種兩岸不公平的貿易形式進行檢討。且臺灣經濟不是隻靠資通訊產業,大陸減少ECFA對臺關稅優惠,這對臺灣中小企業帶來很大的壓力,連帶產生很多就業問題。

但魏艾判斷,讓利惠臺和社經融合仍是大陸對臺經貿政策的主軸,估計大陸仍會不經兩岸協商,提出所謂「惠臺」政策,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15日在廈門海峽論壇的談話也會強調融合方向。賴清德總統的經貿政策或將延續蔡路線「倚美抗中」,但大陸應不會馬上取消ECFA,民間交流將更加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