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難應付三場戰爭
(圖/摘自白宮國安會發言人華森社羣媒體)
最近中美關係的新進展不斷,雙方高級別的互動愈發頻繁,大陸外交部長王毅開啓訪美行程,除了會晤各層級官員外,最大目標應該是爲習近平11月赴美參加APEC峰會並與拜登會面進行鋪路。本月底將在北京舉行的香山論壇上,美國也將派負責中國、臺灣和蒙古事務的首席主任卡拉斯出席。
與此同時,習近平最近也兩次高規格接待美國政治人物訪華,先是會見美國參議員舒默代表團,重申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接着又高調會晤加州州長紐鬆,用實際行動表達對改善中美關係的誠意。
實際上,中國大陸對改善中美關係的誠意一直都在,因爲從實際利益上看,中國並沒有與美國交惡的動機,畢竟發展經濟、提升科技實力以及維護區域穩定,都離不開與美國的合作,中國短期內也沒有取代美國國際地位的主觀意向。目前中美關係的緊張,主要是根源於美國對中國崛起的不適應以及相應採取的防範措施,而中國則沒有選擇妥協和忍讓,而是選擇了回擊。
在此之前美國顯然高估了自己的應對能力,也低估了中國的反擊能力,從川普政府到現在的拜登政府,他們對中國採取的種種施壓行動並沒有收到他們想要的政策目標,而如今的國際局勢更是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對美國來說,繼續高成本的推動對中國施壓行動,已經愈來愈力不從心。
所謂的國際局勢主要是俄烏戰爭以及新近發生的以巴衝突,另外就是全球都在關注的兩岸潛在風險。前兩者已經發生,雖然拜登在接受採訪時高調宣稱美國是歷史上最強大的國家,有能力同時應付兩場戰爭,但人們不禁懷疑,是否還能追加一場,尤其是烈度和衝擊更大的兩岸戰事。顯然,即便是眼下的兩場戰爭,美國也已經應付不了。美國構築的反俄戰線已經開始出現裂痕,歐洲一些國家已經開始動搖,共和黨新當選的衆議院議長強生更是對美國支持烏克蘭持非常保守的態度,預料後期拜登政府的援烏工作也會受到衆議院的掣肘。至於以巴衝突,全球範圍已經掀起聲援巴勒斯坦的示威,美國要在多大程度上加大支持力道,恐怕也是未知數。
在這種背景下,美國已經很難再繼續與大陸推進更深層次的對抗,唯有加強對話纔是正途,哪怕只是暫時的熄火,至少也能讓美國在國際局勢的重壓之下稍作喘息。
當然,要從根本上扭轉中美關係惡化的趨勢也很難,美國朝野上下均對中國崛起抱持深深的疑慮,對中施壓已經成爲兩黨共識。期待美國從根本上改變其對中政策恐怕也不可能,但美國外交政策還是有其理性的一面,他們會發現對中封鎖打壓的措施並不會取得效果,反而讓自己也付出巨大成本;更重要的是,美國民間特別是商業界已經深受這種打壓政策的後座力之苦,這也是中國寄希望於民間影響力、積極與之溝通對話的認知初衷。從這個角度看,恢復兩國高層交往,以及繼續鞏固民間往來基礎,是眼下避免兩國關係繼續惡化的唯一可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