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美麗中國,是畫卷,也是答卷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

原標題: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引題)

美麗中國,是畫卷,也是答卷(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陳曦

盛夏時節,萬物蔥蘢,生機勃發。

福建廈門,位於鷺島西部的篔簹湖碧波盪漾,白鷺翩遷。30餘年裡,從水下到岸上,從單一治理到聯合共治,這條曾經的“臭水湖”蛻變爲“最美城市會客廳”;

青海三江源,連綿雪山和滿坡嫩綠相映成趣、錯落有致。在國家公園“一塊牌子管到底”的有效保護下,“中華水塔”日益堅固豐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河北承德,塞罕壩機械林場在晨霧裡如夢如幻,滿目蒼翠。跨越半個多世紀,三代塞罕壩人在石頭縫裡植綠,爲京津冀築起一道堅固的生態屏障;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聚焦建設美麗中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從華北平原到西南邊陲,從高山之巔到大海之濱,生態文明的綠色交響在神州大地激盪迴響;從東南沿海到黃土高坡,從莽莽森林到遼遠草原,一幅美麗中國新畫卷正在不斷鋪展。

理念之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流水潺潺、竹林搖曳、遠山起伏……漫步在浙江安吉餘村,宛若置身畫中。

20多年前,由於炸山開礦,這裡的山變成“禿頭光”,水成了“醬油湯”。痛定思痛,村民們停掉了礦山,關掉了水泥廠,決定不欠“環境債”,換個思路謀發展。

“下決心關停礦山是高明之舉。”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來到餘村調研,強調指出,“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今,靠着良好生態環境,發展鄉村旅遊,試水竹林碳匯,餘村走上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思路一變天地寬。小小山村之變,恰是中國大地上這場綠色變革的生動縮影。

聚焦頂層設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要內容。《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兩個綱領性文件出臺,構築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四樑八柱”,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全面系統部署安排。

法治化進程加速。目前,我國已有生態環境保護法律30餘部、行政法規100多件、地方性法規1000餘件,既涵蓋了各類自然系統,又對特定區域、特定流域、特定類型的資源採取了特別的保護措施,形成了覆蓋全面、務實管用、嚴格嚴密的法律體系。

制度體系不斷織密。推進以國家公園爲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出臺空間佈局方案;創造性提出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推動建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覈制度,堅持用制度管權治吏、護藍增綠;排污許可、碳排放權交易、生物保護補償等管理制度加快出臺……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並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基本形成。

攻堅之舉: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豐碩

近年來,我國按照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堅持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不斷增強生態系統韌性和循環能力。

頭頂的天空更湛藍。《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接續出臺。十年攻堅,力度空前,我國畫出全球大氣治理最快曲線。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爲30微克/立方米,優於年度目標(32.9微克/立方米)約3.0微克/立方米,相比2019年下降了16.7%。

從2013年開始,北京市民鄒毅堅持每天早上拍攝同一地點的天空。3800多張照片,從“霧霾灰”到“常態藍”。他的鏡頭下,空氣質量不斷改善,百姓的幸福感也在不斷增強。

身邊的河湖更澄澈。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飲用水源地保護等行動不斷推進;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陸續打響;“河湖長制”讓河湖管護難題迎刃而解。數據顯示,相較於2012年,2023年全國地表水水質優良斷面比例提高27.8個百分點,長江、黃河干流全線水質穩定保持Ⅱ類,水環境質量發生轉折性變化。

“曾經,由於過度養殖、垃圾傾倒,五緣灣污染嚴重,是大家不願意居住的‘風頭水尾’。如今,這裡蛻變爲宜居宜業的‘風水寶地’。”廈門湖裡區金山街道金林社區居民黃曉紅說。

腳下的大地綠更濃。“三北”工程正在北疆築起綠色長城,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一片片戈壁荒灘變身青青草原。一棒接着一棒幹,我國在世界上率先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雙減少”,是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快的國家。

共生之道:“含綠量”提升產業“含金量”

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近年來,我國以發展“含綠量”提升產業“含金量”,讓生態優勢源源不斷轉化爲發展優勢。

柞水縣地處秦嶺南麓,在嚴格的生態保護下,植被覆蓋率達到88%,去年全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49天。然而,由於耕地稀少、交通閉塞,這裡曾是國家級貧困縣。

做啥能致富?結合生態環境優勢,柞水縣選中了木耳產業,聘請農技專家研發柞水一號至五號5個木耳原種,在全縣推廣智能栽種技術。如今,在好山好水的滋養下,木耳產業鏈不斷延伸,“柞水木耳”品牌價值達到53.23億元,位居全國木耳行業第一。

更多的“轉化”和“改變”悄然發生、積厚成勢。垃圾分類、低碳出行、節水節電……綠色生活理念成爲共識;清潔生產、減污降耗、科技創新……綠色生產方式逐漸鋪開。數據表明,中國正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年均超過6%的經濟增長,同時實現單位GDP能耗下降26.8%,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超過35%,主要資源產出率提高60%以上。

在雲南,曾靠山吃山的村民如今“守山護山”;在內蒙古,林業工人從之前的“砍樹人”轉變爲“看樹人”;在福建,放下漁網的漁民加入了海上環衛工人隊伍……事實證明,人與自然並非“你進我退”,我國走出了一條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相互促進的“雙贏之路”。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美麗中國建設將不斷邁出新的步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華夏篇章,將不斷綻放新的精彩。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