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5%!M1M2剪刀差穩住了,6月社融怎麼看?

昨日盤後,6月金融大數據出爐,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13萬億元,同比少增9200億元;新增社會融資規模爲32982億,同比少增9283億元。

M1、M2增速繼續回落,M2餘額305.02萬億元,同比增長6.2%;M1餘額66.06萬億元,同比下降5%;M0餘額11.77萬億元,同比增長11.7%。

對於這份數據怎麼看?1)社融增速低於預期,目前處於歷史低位。6月新增社融3.3萬億,同比少增9283億。存量社融增速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至8.1%、爲歷史最低水平。相較於政府部門,私人部門增速下行加快。

根據國盛研究所圖表,本次社融低於過去三年季節性平均。政府債券新增8487億,同比多增3116億,是社融的主要拉動項;而貸款項和企業融資項以及表外融資成爲拖累。

對此,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6月各項金融總量指標都在延續下行勢頭,背後體現了市場主體融資需求偏弱、金融嚴監管,以及監管層淡化總量指標,強化金融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力度的政策取向。

2)居民消費、企業投資積極性不高。人民幣貸款當月新增2.20萬億元,同比少增1.05萬億元。通過下圖可以看出,本次貸款少增主要集中在居民貸款和企業貸款,核心是居民貸款以及企業中長期貸款。

其中,居民短貸和中長貸均連續5個月同比少增、企業中長貸連續12個月同比少增。這就意味着居民無論是消費還是買房積極性都不高,也就是居民不加槓桿,也不消費了。

但是有一點,居民中長貸雖然同比也少增1428億,但新增3202億,遠超5月新增的514億元。這說明政策積極買房,開始有了效果,房地產市場也開始回暖。

至於企業則集中在中長期貸款。企業中長期貸款增加9700億,同比少增6233億、少增幅度創近一年以來新高。這就意味着,企業投資積極性不高,政府部門並未帶動投融資資金需求增加,財政逆週期調節效果有待觀察。

對於企業短期貸款增速回落,中金表示:貨幣增速下行的背後仍然可能有金融“擠水分”的影響,部分信貸衝量行爲也不可持續。這一現象可能反映在2021年以來快速上升的企業短期貸款中。

3)M1、M2均繼續下滑,經濟活力有待增強。其中,M1連續3個月爲負,M2則連續10多個月下滑,增速創新低。但好消息是,M1M2剪刀差11.2%,和5月持平。

關於M1M2增速下滑,在5月社融解讀中,金石隨筆說的很詳細,詳情>>。簡單來說,就是房產市場恢復緩慢,實體經濟活力有待增強;存款利率下降,更多資金轉向理財和國債等,居民消費積極性不高;企業信心有待進一步修復,企業投資態度相對謹慎。

具體來看:①M1連續三個月數據爲負,M1因爲反應更多的是現金資產和企業短期存款和個人信用卡金額,連續三個月爲負說明個人信用卡支付少了,企業短期存款也不存款了,要麼是短期投資動力、生產積極性不高,購買了定期資產或長期理財,要麼現金流緊張,多用於支付員工工資和購買原材料了。

②M2再創新低,6.2%的增速幾乎和名義GDP增速相當,由於M2體現了更多是企業中長期存款和居民短期、長期儲蓄存款,核心體現的是資金供給。

國盛認爲,信貸放緩、財政投放偏慢是主因。存款端,6月存款增加2.46萬億,同比少增1.25萬億,其中,財政存款減少8193億,同比少減2303億,指向財政投放可能偏慢。

不過,由於銀行或非銀理財以及國債等投資並不計入M2,再結合非銀存款增加(其實就是券商理財、保險理財等)。說明在存款利率下行之際,無論個人還是企業,資金紛紛涌入理財和國債。一方面居民不消費不買房,另一方面企業不投資。

③6月M1M2剪刀差和5月持平,但是,M1M2剪刀差依然偏大。在5月金石對社融進行解讀中就提到:M1M2剪刀差擴大,資金供給過剩,資金需求不足,其實就是大量的M1要麼用來支付工資,要麼購買定期理財或提前還款(個人M1轉化爲M2或表外)。簡單來說,就是投資意願不強,消費需求不足,尤其在降薪裁員大潮之下,大家都去購買理財或涌入國債,都在規避未來風險。

所以,咱們纔看到,中金在5月社融數據出來後說,M1下滑其實大家都誤解了,M1現在的統計方法有問題:從M1的本質特徵來看,中國可能存在一些具備M1屬性,但是尚沒有納入M1統計的金融工具,比如銀行短期理財、餘額寶等貨幣基金等。

對於未來,國盛表示:穩增長、穩需求、穩地產亟待政策再加碼,貨幣寬鬆還是大方向,降準降息仍有空間,但央行操作可能會更加審慎。

中金表示,從短期增長的角度來看,財政提速的必要性進一步上升。在實體需求偏弱、居民信心有待提高的情況下,私人部門對交易貨幣的需求比較弱(就是消費與投資動機偏弱),而對儲值貨幣的需求比較強(追求安全資產)。

要想實現資金活化、降低風險溢價,需要重新平衡貨幣供需、改變貨幣投放的方式,即從信貸投放貨幣轉化爲財政投放貨幣,也就需要財政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而不僅僅依靠貨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