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居住正義 囤房稅非良方
工商時報舉辦居住正義系列座談會23日舉行,主題爲囤房稅爭議與改革建言。邀請多位專家與談,圖左起康克爾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趙文銘、政治大學財政系教授陳國樑、財政部賦稅署副署長樓美鍾、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院長楊松齡、永晟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張福源及傑仕堡商旅顧問呂俊毅等一同出席。圖/王德爲
【居住正義系列座談會】與談貴賓
央行理監事會趕在12月祭出第四波信用管制,內政部也提出《平均地權條例》及《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修正草案,祭出五大打炒房措施;外界關注財政部是否同步推動房屋稅條例修法,祭出「囤房稅2.0版」?工商時報今(23)日舉辦「居住正義系列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與財政部賦稅署,一同探討囤房稅爭議並提出改革建言,希望能讓政策擬定更加完備,在不傷及無辜及產業發展下健全房市發展。
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致詞時指出,相關部會連番出手打房「組合拳」,但我們也要關注這些政策能否達到立法宗旨促進居住正義,以及政策是否衍生副作用、後遺症等。會中與會學者專家明確表示,加重囤房稅不但無法壓低房價,更無力實現居住正義;相反地恐將造成稅負轉嫁效應,助漲房價與房租。學者專家建議,政府的責任應該是增加社會住宅的供給,讓年輕人「適得其所」、「安居樂業」。
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院長楊松齡表示,財政部自2014年修訂房屋稅條例提高非自住房屋稅稅率最高到3.6%以來,希望藉由囤房稅達到平衡貧富差距、抑制投機炒作、多屋族釋出空屋的目的,不但沒有達成,反而助漲房價;因此財政部在沒有檢視多年來打房政策的成效、並釐清房價上漲原因之前,就急於推出囤房稅2.0,結果可能就是重蹈覆轍?政府應該審慎思考。
政大財政學系教授陳國樑直言,大家「不要對房屋稅有一廂情願、 不切實際的期待!」要實現任何租稅正義,租稅佔所得比重應該是累進稅率結構、高所得者負擔較重的租稅,否則高所得的人就可以把手伸進低所得者的口袋,這是不對的;而臺灣,房屋稅制就是累退結構,租稅容易造成「前轉」,造成房價、租金上揚,目前房屋稅占房價比重仍非常低,如果要加重房屋稅、與居住正義和分配正義連結,期待用囤房稅來撼動房價,這是一廂情願、不切實際的期待。
永晟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張福源表示,目前房價高漲,是供需結構、量化寬鬆、通膨隱憂、預期心理等多重因素形成,很難用單純的租稅手段來抑制房價,如果想用加重囤房稅2.0來降低房價,「那更是下錯藥了!」由近十年來一連串透過加稅打房的成效即可驗證。
康克爾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趙文銘表示,高房價是全球性現象,主因是供需、低利、貨幣寬鬆,並非房屋稅太低所致;實際上,臺灣與南韓是全球唯二實施囤房稅的國家,但兩地房價都持續創新高,證明用囤房稅打房無效,不能真正降低房價。
傑仕堡商旅公司顧問呂俊毅更直言,囤房稅2.0不可能降低房價,更不會因此實現居住正義,甚至一定會加速房租、房價上漲,並且製造租稅不公平。他以「傑仕堡」爲例,由於房屋屬於分戶狀態,被課以最高的3.6%囤房稅率,實際上房屋是營業租賃用,並沒有空置、更不是囤積,竟被課以囤房稅毫無道理。
財政部賦稅署副署長樓美鍾則表示,政府從來沒有把房屋稅作爲唯一解方,行政院房市小組涵蓋金管會、內政部、央行、財政部等單位,如內政部的社會住宅政策、查緝紅單交易,央行的信用管制、金管會強調風險控管、財政部的房地合一2.0等多管齊下,政府會持續努力提出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