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快跑上路,不必驚慌

最近,武漢的無人出租車“蘿蔔快跑”火了,火得有點意外。

一開始是因爲跑得太慢,被市民在城市留言板上投訴,說車輛龜速行駛、違停、佔道,造成了交通擁堵。

然後又因爲跑得太“快”,傳聞訂單爆發式增長,搶了網約車和出租車司機的飯碗,導致司機們集體請願。

AI司機“對決”人類司機,話題度拉滿,把蘿蔔快跑推上了熱搜。很多人因此第一次瞭解到無人出租車,也讓百度這家公司再次進入大衆視野。

事實上,無人出租車不是新鮮事物。早在三年前,我們就在北京體驗過百度的蘿蔔快跑,當時車輛還只能在特定路段測試,車內必須配備安全員,且不能收費。蘿蔔快跑所在的北京亦莊自動駕駛測試區,是當時全國首個大範圍、完整的測試區域。

後來,我們見證了蘿蔔快跑走出北京,開進武漢、重慶、深圳、上海等城市,慢慢去掉主駕、副駕安全員,並嘗試商業化運營。

這期間,我們多次在鬧市區乘坐過蘿蔔快跑,同時還體驗了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元戎啓行等品牌的無人出租車,感受大同小異。

這是一個已經發展多年的行業,業內準確的叫法是Robotaxi。或許百度自己也沒想到,會在武漢以這樣的方式出圈。狼來了的故事,正在上演。

蘿蔔快跑,謠言跑得比車快

蘿蔔快跑是百度在2021年推出的無人出租車服務品牌,寓意Robo-taxi(無人出租車)。

雖然說是“無人”,但其實是“有人”的。

最開始技術不成熟,法規要求車內必須得有安全員,隨時準備接管車輛。一開始安全員坐在主駕,後來政策放鬆允許主駕無人,安全員坐到了副駕,再後來才允許全車無人。

車內無人了,雲端還得有人,無人車都在後臺配備有云艙安全員,他們遠程操控車輛,即所謂“雲代駕”。

在武漢,蘿蔔快跑一共投放了400多輛無人車,其中只有一部分是全車無人。但這段時間網上大量的文章和短視頻都說,百度在武漢投放了1000輛無人車,這是不符合事實的。

兩個月前,百度在武漢發佈蘿蔔快跑第六代無人車車型,當時說的是“首批將交付1000臺”,傳着傳着,就成了“已交付1000臺”。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迴應說,蘿蔔快跑實際投放的無人車是400多輛,並非網傳的1000輛,“網上謠言比較多”。

網傳的訂單量也是假的。

有一些短視頻博主說,蘿蔔快跑一個月的接單量達到300萬單。但百度方面並沒有公佈過這一數據,僅僅是百度此前在財報中稱,2023年蘿蔔快跑無人駕駛訂單超過300萬單,四季度完全無人駕駛訂單佔到武漢整體訂單的45%。5月中旬,百度董事長李彥宏說過:蘿蔔快跑上線這麼多年,所有城市的服務訂單加起來超過600萬單。

圖源 / 蘿蔔快跑自動駕駛微信公衆號

即便用常識判斷,300萬單的數據也不現實。有數據顯示,一輛網約車的日均訂單是20單,假設蘿蔔快跑24小時無休,一天干40單(實際不可能),400輛車跑一個月,大概能接48萬單,就算按1000輛來算,也只有120萬單。

最近還有人炒作,說蘿蔔快跑在武漢的無人駕駛訂單爆發式增長,“單日單車峰值超20單”。先不說媒體援引的信源“湖北發佈”是否發佈了這個消息,20單前面的定語“峰值”意味深長,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是達不到20單的。

這些說法匯聚到一起,向外界傳遞信息:無人駕駛車輛投放市場,上線數月有餘,就把傳統出租車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正在搶走司機的飯碗……

這樣的敘事迎合了大衆情緒,很有話題度。因爲這兩年網約車市場擠滿了焦慮的中年人,去年底網約車司機數量增加至650萬人,現在則超過了700萬人。與此同時,網約車日均訂單持續下滑,全國多地發佈網約車行業風險預警,公開提醒慎入網約車行業。

網上還流傳着一份《巡遊出租車已到死亡邊緣》的聲明,被解讀爲武漢網約車司機集體請願。其實發出聲明的是一家出租車公司,矛頭針對的是網約車,只是順帶提到了無人車。這家公司經營困難,希望政府控制網約車總量,限制低價和一口價,減免稅費。

這份聲明被渲染成網約車司機聯名上書,請求給條活路。

有爭議就有話題,有話題就有流量。藉助這一波炒作,很多博主賺到了關注,也賺到了金錢。

而在一個多月以前,網上短暫出現過大量針對蘿蔔快跑的投訴,投訴集中在蘿蔔快跑引發堵車甚至交通癱瘓,當時的吐槽與今天的追捧堪稱兩個極端。後來公安機關經過偵查,發現有“網絡水軍”在幕後操縱,有嫌疑人用數百個賬號抹黑蘿蔔快跑,公安機關控制了十餘名嫌疑人,涉及多個省市的10餘家MCN機構。

搶司機飯碗?還有點早

那麼,網傳的無人車搶司機飯碗,到底有沒有可能?

百度蘿蔔快跑要做的事,就是用機器替代人類司機,跟工廠用生產線上的機械手替代勞動力是一回事。但目前階段,技術、規模、法規各方面都不成熟。

體驗過蘿蔔快跑的乘客,給出的好評基本集中在價格低、體驗好、形式新穎等方面。比如有人評價:不用擔心車內有煙味、汗味,車不會繞路多收費,還能聽自己想聽的音樂。

最核心的其實還是便宜。專車的體驗和服務比快車好,但打快車的人遠多於專車。在絕對的低價面前,體驗基本可以忽略。很多人曬出蘿蔔快跑的訂單,十多公里的路程只要幾塊錢,非常實惠,更何況體驗還不差。

於是有人得出結論:無人車有價格優勢,網約車和出租車將不堪一擊。

其實不是價格優勢,而是補貼優勢。就像當年滴滴、快的掀起網約車大戰時,燒錢補貼用戶,無人車剛投放市場也有一個用補貼換關注的階段。補貼不會一直進行下去,因爲算不過來賬。

無人車表面去掉了司機,降低了人力成本,實際綜合成本並不低。

百度推進Robotaxi的戰略路徑是:AI老司機+前裝量產車+車路協同+5G 雲代駕。

我們在前文提過,無人車即便車內無人,雲端也得有人。雲艙安全員、調度員、地勤人員、工程師,這都是必備。在配備雲艙安全員時,有個人車比,目前行業規定一般是1:3,也就是一個人同時管3臺車。未來這個比例可能會變小,比如1:10,但即便如此,當車輛數量足夠大時,需要的人員依然非常多。

圖源 / 蘿蔔快跑自動駕駛微信公衆號視頻截圖

和高資本創始合夥人何宇華分析,運營一支1000輛無人車的車隊,不是難度大,是成本很高。一輛車加自動駕駛套件,成本動輒幾十萬。另外,無人車依賴高精地圖,日常地圖數據的採集和維護,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目前蘿蔔快跑投放的無人車,大部分是與極狐定製的第五代車型Apollo Moon,車本體與各項自動駕駛硬件相加的總成本是48萬元。這個價格遠高於市面上的出租車和網約車。

蘿蔔快跑第六代車型,是百度與江鈴新能源合作研發的頤馳06,百度方面採購單價爲20.46萬元。按照百度的說法,單車成本如果能做到20萬元,無人車的運營成本將比快車司機更低。百度預計2024年底蘿蔔快跑將在武漢實現收支平衡,在2025年全面進入盈利期。

當然,這是百度自己的算法,它將無人車的成本與快車(車輛+司機)成本對比,沒有將運營維護無人車的後勤成本考慮進去。

除了成本,技術、法規、牌照、交通都是無人車商業化的挑戰。比如武漢那家出租車公司在討伐無人車時,就提到了運營牌照問題。目前武漢的蘿蔔快跑無人車都沒有牌照,只有臨時車牌,相當於是試運營。

按照武漢交通運輸局5月份披露的數據,武漢市日均運營網約車的體量不到3萬輛,蘿蔔快跑的400多輛車佔比不到2%。

小鵬汽車CEO何小鵬最近評價Robotaxi:能力、法規、商業閉環都還沒有到,說很快能打平是因爲很多賬沒有算。但是在加速,我認爲大概兩年後會開始進入轉折點。

蘿蔔快跑要搶走網約車和出租車司機的飯碗,現在還爲時過早。

百度不是下一個滴滴

還有一種觀點認爲,滴滴危險了,百度的蘿蔔快跑大規模上路後,將衝擊滴滴的網約車龍頭地位。這個觀點不太能立得住腳。

無人出租車行業有一條完整產業鏈,涉及到多個參與方,車輛運營只是環節之一,百度和滴滴各有其定位和職責。

百度一直將自己定位爲一家AI公司或掌握了自動駕駛技術的科技公司,它研發自動駕駛,無人出租車只是這套技術的應用場景之一。除此之外,技術變現的方式還有:給整車廠提供自動駕駛技術解決方案、自行造車(極越)。

百度從來不是一個擅長運營的公司,而網約車(包括無人車)是一個強運營的活。當技術逐漸走向成熟,行業從試運營走向公開運營,必然會打響流量戰爭。

何宇華說,過去在不能收費營業的情況下,Robotaxi公司誰強誰弱,就看產品定義能力和融資能力。但當技術到達一定上限的時候,還是要比導流能力和運營能力。而真正有能力做引流,能做好運營的Robotaxi企業,其實不多。

除了百度的蘿蔔快跑,無人出租車行業的玩家還有很多。按照企業的出身和打法,我們可以將它們分爲四大類:

這四類玩家各有各的招數,彼此之間既有競爭也有合作,合縱連橫構成了Robotaxi江湖。

一開始,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百度等公司吸引了大量目光,隨着行業加速運營落地,開啓商業化,出行平臺受到資本追捧。比如,剛在港股上市的如祺出行,就曾接受過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的投資。

圖源 / 小馬智行(Pony.ai)官方微博

如祺出行CEO蔣華說過,過去行業聚焦在提升系統算法能力和單車硬件水平方面,而隨着技術的發展,關注重點開始轉向自動駕駛運營科技。

滴滴是全球最大的網約車運營平臺,它也有自己的無人車。去年4月,滴滴自動駕駛舉辦過一次開放日活動,發佈了首個自動駕駛自動運維中心,以及首款未來服務概念車DiDi Neuron,聲稱首款量產車型將於2025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網絡,實現全天候、規模化的混合派單。

所謂混合派單,就是無人車將和出租車、網約車一樣,成爲滴滴出行網絡裡的運力提供方。用戶在滴滴打車,接單的可能就是一輛無人車。

除了車輛本身,充電、檢測、維修、保養、停放等全流程的工作,滴滴都在佈局。何宇華看好滴滴的Robotaxi, “它可以人車編隊,也可以選擇性混行,例如早上有人司機,晚上無人司機,選擇性多很多。”

何宇華認爲,Robotaxi經歷了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很多地方法規也局部鼓勵,所以近期出現了小高潮。

要讓無人車和網約車一樣成爲生產力,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百度會在這一盤大棋裡扮演何種角色,還要看蘿蔔快跑接下來的發展。

無論如何,蘿蔔快跑的出圈,對自動駕駛技術都是一次很好的普及,即便謠言滿天飛,有人興奮有人恐慌,技術的浪潮無人能擋。普通人能做的,是在“狼來了”之前關好門窗,或者掌握自衛的武器,主動迎接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