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者:亞洲沒有形成小北約的土壤

陸學者指亞洲沒有形成小北約的土壤。圖爲今年10月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發佈美軍、日本海上自衛隊、澳洲皇家海軍19日起在南海展開海上軍演。(摘自美國海軍官網)

大陸「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主任胡波20日在陸媒《環球時報》撰文〈亞洲沒有形成「小北約」的土壤〉指出,日本澳洲日前原則上達成《互惠准入協定》協議,兩國顯然正從「準同盟」向同盟邁進,日澳加強軍事聯繫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把中國做爲藉口,以「中國崛起」爲由的安全合作,會對中國的周邊環境帶來負能量,並給中國帶來更大的戰略壓力。

文章表示,日本在2020年版的《防衛白皮書》中,已經將中國視爲「頭號威脅」,頻繁炒作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威脅。澳洲也關注中國在南海和東海的軍事活動,以及中國在南太平洋日益增強的影響力。雙方防範「中國海上擴張」有一些共同語言。但是,大肆炒作「中國威脅」,除了帶着特有的戰略和政治目的外,還抱持着傲慢和對中國的偏見。

胡波稱,當前亞洲地區沒有形成「小北約」的土壤和條件,除美國外,其他各方都希望留有餘地或保有其他選擇的空間。道理很簡單,日本和印度均離中國太近,澳洲不近不遠,一旦徹底與中國爲敵,肯定會招致中國軍事上對等反應和報復,更何況日本、澳洲與中國有着密切的經濟聯繫。

胡波認爲,「遠交近攻」是中國周邊一些國家信奉的地緣政治規律,包括日本、澳洲和印度在內的亞洲國家,傾向於與美國保持更強的軍事聯繫,以對中國形成掣肘和制衡。這在理論上可以理解,因爲遠方的大國總是更容易被信任;再者,這些國家與中國還有着制度和文化的差異,戰略互信本就是稀缺物品。日澳等國針對中國可能會有一些不友好動作,但現實來看大致會保持一定程度,因爲要徹底站到美國一邊,甚至追隨美國與中國爲敵,則無疑也是戰略自毀。

胡波表示,隨着中國的發展壯大,日澳印等國之間會加強走動和軍事聯繫,針對中國的一面會增強,在海域態勢感知、後勤保障、互通性和情報共用等方面的合作會有所提升。

胡波強調,中國當然必須對這種動向保持高度關注,謀畫反制措施,但也不必過度緊張,只要中國保持和平發展的勢頭,地區格局的張力和各國內部的矛盾,都會限制這種軍事安全合作進展的程度。

日、澳、印等國也需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的軍力在全球範圍內仍無法與美國形成對等或均衡,但相對於周邊國家而言,則會有較強的戰略平衡能力甚至是一定的戰略優勢。成熟、理性、和平、發展纔是亞洲不斷繁榮的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