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稱上海自貿區「人去樓空」 陸學者緩頰:政策理解有誤

上海自貿試驗區。(圖/取自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記者陳政錄/上海報導

路透社》日前報導稱,因爲資本管制政策無法兌現,導致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人去樓空」,對此在今(5日)一場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舉辦的論壇中,該會副主席權衡表示,有些企業理解錯,理解成自由貿易園區,「自由貿易園區理應有很多政策,試驗區則是制度創新。」

▲上海社科聯針對自貿新片區建設、對外開放措施等,召開媒體沙龍進行說明。(圖/記者陳政錄攝)

他還表示大陸經濟成長並非下滑,而是朝高質量轉型,並稱上海自貿區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發佈後,將除了制度創新以外,進一步聚焦在便利化、政府職能轉換、提高全球自由化流動水平領域,從「對接國際水平」發展到「引領全球化發展。」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上月接牌,8月底發佈50條開放措施,涵蓋金融、貿易、稅務等領域,被視爲大陸推動對外開放的重點場域,適逢中美貿易爭端升級山東等新一批6個自貿區發佈,以及上海自貿區落實情況遭外媒唱衰,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今在市政府指導下,特地召開媒體學術沙龍,說明自貿區新片區和「中國對外開放」情況,爲之背書

權衡表示,與過去的自貿試驗區相比,臨港新片區更注重高水平制度創新、功能性平臺建設、產業創新發展與升級轉型、打造開放風險壓力測試區、國際創新制度競爭力的探索、自主改革創新發展等。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權衡。(圖/記者陳政錄攝)

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長振華也說,2013年上海設立自貿試驗區,主要系應對國際推動TPP等跨太平洋、太西洋投資貿易協定談判,因此爲推動比WTO更好的要求,在上海試驗新一批的制度開放;當前,面臨世界投資貿易格局改變、中美戰略博弈,爲繼續推動全球化發展應對保護主義,臨港新片區將扮演應對這些變化角色,並主動引領全球化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陸力推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新片區成立的同時,《路透社》報導稱,上海自貿區因未能實現更自由貨幣流通、簡便國際貿易等承諾,使得許多企業撤離。同時,中美貿易戰升溫、大陸經濟發展放緩,亦被視爲影響大陸自貿區政策的因素

面對記者提問,權衡強調,提出自貿區新片區,就是不擔心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反倒是在面臨不確定下,認識到只有大幅度的改革開放,纔對自身經濟發展更有利。

他進一步表示,世界經濟從2008年以來,復甦一直沒有好過,而大陸是在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揮別35年的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

權衡還在回答其他記者提問,闡述自貿試驗區和新片區的意義時提到,有報導稱企業撤離自貿試驗區,那是因爲他們理解錯,理解成「自由貿易園區」,但試驗區首要推動的是制度創新,並以此推廣全國。他認爲,新片區推出後,將除了制度創新外,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生產要素流通,以吸引國際企業生根合作發展。

航拍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圖/翻攝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