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經濟模式鉅變下的臺商機遇
旺報社評
掃描QR code參與線上討論
隨着十四五規畫與2035遠景目標的釋出,擴大內需、加速產業升級轉型、提升關鍵技術自給能力,已成爲未來大陸經濟發展的基調。大陸上至中央及地方政府,下至企業﹑一般民衆紛紛調整資源配置,將重心置於內需消費及服務業、數位科技及戰略新興產業上,藉以迎上這一波經濟改革的新浪潮。只是,面對全面強調內需的經濟及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外界不免擔心,未來大陸恐怕會徹底揚棄過去出口導向爲主的經濟發展模式,而自成一個循環體系,可能不利全球經貿的發展。
確實,在習近平剛提出內循環經濟模式時,類似的質疑聲浪層出不窮。儘管大陸官方及學者專家再三強調,所謂的「內循環」是結合內外的雙向循環,而不是隻有內部循環,但疑慮始終沒有消除。緣由就在於不管是從十四五或2035遠景目標來看,提振出口、擴大外貿的語詞幾乎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內需市場、消費、新基建及技術創新等字眼。難怪外界對於大陸內外循環的說法,自始至終,抱持着懷疑態度。
外界疑慮可以理解,不過,若深入剖析內循環所構築出來的遠景目標,再結合近期大陸積極開放市場的做法,不難發現,在以內需市場取代外部需求這件事上,外界可能多慮了。例如,習近平最近在上海進口博覽會的開幕致詞就明確表示:「大陸將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讓中國市場成爲世界的市場。」這句話背後已充分寓含大陸如何實現內外循環的做法。簡單來說,就是三步驟,先開放市場,再做大內需,最後重新找回出口動能。
對比過去亞洲四小龍的發展經驗,目前大陸經濟發展階段,其實就是從出口擴張,邁入到進口替代時期。只是,這個進口替代不是基於關稅保護或限制進口的做法,而是結合市場開放鼓勵外部商品、服務及資金的流入,扶植本土產業的發展。等到未來實力更成熟,就會再次回到出口擴張。換言之,大陸不會停止出口導向思維,現階段重心在於進口替代、強化自身生產能力、提高附加價值,一旦產業升級轉型成功,接下來就是技術、服務、高端甚至是高附加價值產品的輸出。
事實上,大陸也已經積極在進行這方面的佈局。根據IMF的全球進出口統計,今年第2季,全球出口至大陸的比重攀升至11%,是開始統計這個數字以來的最高水準。而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UNCTAD)日前公佈的「全球投資趨勢與追蹤報告」則指出,在今年上半年全球外人直接投資(FDI)總額腰斬的情況下(衰退49%),大陸1至9月的FDI竟然還成長2.5%。
這都意味着,大陸內需發展與市場開放,正大力吸引着外部資源的挹注,加速進口替代的進行。
擴大服務貿易進口,一直是近年來大陸對外開放的重點,也是標準的進口替代模式。目的就是透過優質服務進口,如金融、資訊及電信,以及其他商業服務等,來刺激內需並帶動產業升級轉型。大陸商務部近日公佈的「中國服務進口報告」指出,未來5年及15年大陸服務進口規模,預估將分別達到2.5兆及10兆美元,增速將明顯高於全球均速。同樣地,若將大陸FDI依主要領域切分,可以發現,今年以來FDI流入業別主要爲電子商務服務業、特殊科技服務業及研究發展項目等,都有助進口替代目標的實現。
面對美國經貿上的圍堵與打壓,走出一條有別於過往的經濟發展路徑,既可以維繫經濟動能,又能驅動科技創新發展,自然就成爲北京當前的首選。內循環經濟下的進口替代思維,就是這樣的一個發展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此一重大經濟轉折,勢必牽動臺商在大陸的經營與佈局,臺商着實有必要及早因應準備。
過去臺商在中國的經營方式,主要是利用便宜的勞力與土地,透過代工模式,生產製造後再出口到世界各地。在進口替代大前提下,這種外銷導向模式將會產生鉅變,將從原本低階產品大幅轉向爲高端或高附加價值產品的出口,甚至以技術服務進口取代加工貿易出口。方向上,也不會高度集中在歐美,可能會更聚焦在大陸的內需市場。
面臨變局,臺商得加快腳步,緊緊跟上大陸經濟發展步調,方能掌握鉅變下的藍海商機。兩岸缺乏互信,看清大局纔是臺商最佳因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