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第一個10兆瓦光伏網發電 綠色能源「點亮」絲綢之路 

甘肅酒泉風電基地玉門風電場的風電機羣。(圖/新華社

本報訊

沿國家高速公路G30線西嘉峪關,就進入了中國第一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酒泉風電基地,成片風車沿公路兩旁排列,在獵獵朔風中旋轉。

這裡是甘肅河西走廊,2000年前以長安(今西安)爲起點的古絲綢之路,正是經過了甘肅河西走廊、新疆,到中亞西亞,連接地中海沿岸各國。在經歷了歲月的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後,在翻閱了歷史的金戈鐵馬滄海桑田後,在聆聽了無數的絲路駝鈴、幽怨羌笛後,空曠了數百年的荒漠戈壁,在區區數年中變身爲一片「白色森林」。

喚醒絲綢之路的,是以風能太陽能發電代表的能源。 2008年初,酒泉風電基地正式獲批開始建設。此後,沿着古絲綢之路,中國政府規劃建設了兩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甘肅酒泉和新疆哈密。2009年,中國第一個10兆瓦光伏併網發電特許權項目敦煌市開始建設,這是中國政府批准的第一個光伏示範項目。

以此爲發端,新能源在絲綢之路沿線的甘肅、新疆、青海寧夏、陝西等中國西北省區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西北新能源裝機年均增速都在60%以上。國家能源局西北能監局的資料顯示,2016年,西北地方風電裝機4328.7萬千瓦,佔全國風電裝機的29%;光伏裝機3037.4萬千瓦,佔全國光伏裝機的39%。

絲綢之路沿線成爲中國風電、光伏裝機最大的區域,綿延數千公里的絲綢之路已經變成中國的一條清潔能源長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研究員王斯成表示,絲綢之路沿線引領了中國新能源的發展。

絲綢之路沿線成爲中國新能源最早崛起的地方,也成爲中國新能源的試驗田。無論從新能源裝備製造業的崛起,新能源設備技術的提升和完善,還是電力大規模外送,都進行了積極探索,爲中國新能源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打下了基礎

不僅如此,沿着絲綢之路,中國新能源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在2015年的第六屆中國(甘肅)國際新能源博覽會上,「一帶一路」沿線36個國家的能源部官員參會,這些官員不僅推介了本國的可再生能源項目,而且表達出了與中國開展合作的強烈願望。

白俄羅斯能源部第一副部長沙耐茨•藜奧尼德說,「白俄羅斯能源自給率不到55%,希望引進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技術和投資來發展風能、太陽能及生物質能,以提高能源自給率」。巴基斯坦水利電力部部長阿比德•席爾•阿里介紹說,巴基斯坦正在大力發展太陽能產業,2016年推出300萬千瓦的光伏發電項目,希望能夠利用中國的新能源科技。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爲中國與國際社會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合作提供了新機遇中國海關的統計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風力發電機組出口數量爲17434臺,同比增長19.1%,累計出口容量超過250萬千瓦,面向28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海巖說,近10年的發展,中國風電產業已經形成了較爲完整的產業體系,具備與世界先進水準同臺競爭的條件,這也是風電產業在「一帶一路」中發揮能源主力軍作用的基礎。(新聞來源:新華社港臺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