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綠能,何時出淺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曹恩惠 上海、嘉興報道

龍困淺灘,等海潮。

以此來形容當下的隆基綠能(601012.SH),並不違和。這家曾經全球市值最高的光伏龍頭企業,正在“歷劫”:從資本市場,到經營業績,隆基綠能沒能像往年那樣鋒芒十足。

不過,沒有常勝的將軍,只有久戰的英雄,光伏行業尤其如此。如果說國內光伏產業遵循着五年一個週期的規律,那龍頭企業的位置幾乎也重複着相似時間節點的輪換。

當前所遭遇的壓力也在讓隆基綠能的管理層深刻反思。在發佈2023年財報之時,該公司首次同步披露《致股東的信》。

在這封千字長文中,董事長鍾寶申承認,“公司發展遇到了嚴峻的挑戰。”這包括一系列內外部因素:產業鏈價格大幅下降,HPBC新產品換代的學習成本,組織擴張過快帶來的效能下降,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

他將2024年視作隆基綠能發展歷程中“很重要的一年”。除了刀刃向內,提升組織能效外,該公司希望在今年加快全球業務佈局、入局綠氫綠醇、發佈新一代BC產品。

實際上,2024年也是整個國內光伏產業能否迎來週期性拐點向上的關鍵之年。在此背景下,隆基綠能可否抓住時運,觸底反彈?

“燈塔”裡的全面押注

5月23日,天晴氣爽,隆基綠能位於浙江嘉興的製造基地迎來首個開放日。

這是光伏行業內首個世界“燈塔工廠”,隆基綠能副總裁張海蒙每每回憶起今年年初前往瑞士達沃斯領取這一獎項時的情景,自豪萬分。

而“燈塔工廠”的另一個重要身份,是隆基綠能BC系列組件的重要生產基地。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現場瞭解到,三期工廠總佔地面積超過1300畝,共計51條智能化生產線,合計組件產能35GW以上。

隆基綠能與BC技術的綁定,是從2023年9月開始落錘。

彼時,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在2023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宣佈,“接下來5-6年,BC類電池會是晶硅電池的絕對主流,隆基大量產品都會走向BC技術路線。”

一石激起千層浪。掌舵者的論調,被外界視作押注,此亦與同期業內絕大多數廠家投資TOPCon或者HJT的選擇形成鮮明對比。有“好事者”甚至P了一張圖片——左側樓梯(寫上“BC”字眼)上,標註“隆基綠能”和“愛旭股份”人物先後攀爬;右側電扶梯(寫上“TOPCon”字眼)上,標註“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一羣人排隊乘坐。

即便總裁李振國、董事長鍾寶申在不同場合一再強調對BC技術路線的看好,業內迄今爲止對於隆基綠能的決定還充斥着困惑和不解。

客觀而言,國內光伏業界對於BC技術並不陌生。早在2021年,P型技術紅利尚未退卻,愛旭股份就已發佈了一款N型ABC電池。且在這個力拼“降本增效”的時代,BC電池頻頻傳來量產效率持續突破的消息,最新的數據已達27%。

然而,BC技術雖然理論和量產效率高,但複雜的製作工藝意味着較高的成本,這讓許多光伏廠商望而卻步。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隆基綠能這樣的光伏龍頭企業篤定BC技術,這一技術路線就無法被外界忽視。“口水仗”自然也少不了,特別是TOPCon與BC之爭,亦成爲許多從業者的談資。

截至目前,隆基綠能的態度依然沒有變。

在《致股東的信》中,儘管鍾寶申坦言,“我們在TOPCon的投資上非常保守”,他卻重申,“我們將繼續從追求長期市場地位角度進行投資決策,我們的考量不是追求短期盈利,也不會迎合市場炒作熱點。”

在最新的一次內部採訪中,鍾寶申還將TOPCon和BC分別比作海鮮和佛跳牆。“原料不同,工藝不同,味道自然也不一樣。”

隆基綠能在技術路線選擇的態度上已經十分鮮明。但迴歸到產品層面,它是否具備競爭力呢?

在嘉興“燈塔工廠”首個對外開放日裡,隆基綠能官宣了一款名爲“Hi-MO X6 Max”的組件產品。

回溯歷史,2016年,當隆基綠能首次推出“Hi-MO”系列產品名稱時,過去近9年時間裡,其已經進行了多輪迭代。如今,該公司官網展示的最老產品爲“Hi-MO 4”。且可以預見的是,新老交替還將繼續。

在嘉興工廠,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看到了“Hi-MO 7”組件的量產包裝。算上此次發佈的“Hi-MO X6 Max”、數日前在西班牙發佈的“Hi-MO 9”以及已經量產的第一代HPBC產品“Hi-MO X6”,隆基綠能最新的BC產品矩陣已然完整顯現。

事實上,最近半年內,隆基綠能從硅片到組件,的確開啓了一輪“換血”。

特別是在同質化嚴重的硅片環節,該公司在今年3月底發佈了一款名爲“泰睿”的硅片產品,稱電阻集中度高、吸雜效果好,並可實現全平臺支持。

在隆基綠能的BC藍圖裡,上述硅片新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們的計劃就是隆基所有的產品都會逐步採用‘泰睿’硅片。”鍾寶申表示,“這是近十年來在硅片領域真正實質性的、對本質性能有提高的一個技術。”

遠水能否解近渴?

從去年9月份宣佈押注BC技術路線以來,在過去大半年時間裡,隆基綠能的確已經快速構建了較爲完整的BC產品體系。

一些產品量產的時間點和數據陸續被公開。例如,“泰睿”硅片計劃今年第二季度開始導入量產;“Hi-MO X6 Max”組件已在第二季度實現切換,並在三季度完成所有主流產品的升級。

而基於HPBC 2.0電池技術打造的“Hi-MO 9”組件,則預計今年第四季度量產。這款組件是目前隆基綠能官宣的產品中功率和效率最高的組件產品:最高功率660W,轉換效率高達24.43%。

值得一提的是,隆基綠能對最新組件產品寄予厚望。鍾寶申稱其爲“基於晶硅技術的、最高等級的一款產品”,特別是該組件所應當用的HPBC 2.0電池技術,很難會出現“3.0”了。

但外界的質疑聲並未停息。很大程度的原因在於,隆基綠能目前官宣的硅片、組件新品尚未大規模量產或實現大規模出貨。特別是在當前該公司整體組件出貨排名被競爭對手超越,TOPCon組件市場份額來勢洶洶的情況下, 其亦受到資本市場的強壓式考驗。

蝴蝶振翅,風暴或現。作爲曾經全球市值最大的光伏公司,即便產業下行週期中,隆基綠能始終保住了“A股光伏市值一哥”的位置。直到今年3月22日,陽光電源實現反超,取而代之。到了4月底,另一則消息再度衝擊資本市場——在今年一季度,隆基綠能的業績表現並不好。

不過,利空的業績消息並未就此擊穿隆基綠能的股價。今年5月以來,該公司股價實現微漲,市值站住了1400億元上方。

按照隆基綠能的出貨規劃,2024年,其仍將力爭成爲頭部梯隊的一員:今年,該公司電池組件出貨目標爲90-100GW,硅片出貨目標爲135GW。在產品方面,根據鍾寶申日前接受內部訪談時稱,隆基綠能以PERC、TOPCon和HPBC一代爲主體出貨產品,即除了PERC產品之外,其高效技術產品佔比預計接近70%。

一個細節是,絕大多數組件廠商都在年初宣佈了N型產品的出貨佔比,但隆基綠能並未提及類似說法。以至於自隆基綠能推出HPBC電池技術以來,外界對此的解讀就是“TOPCon+BC”。

“大家把很多事情有一些固化、框架化了。”鍾寶申實則對此有所迴應,“HPBC很清晰的一個定義就是複合鈍化背接觸技術,H是Hybrid,即混合、複合的意思。也就是說,只要是利於提高產品性能的一些技術、方法、工藝、結構,都是可以去設計的,而不是我一定要基於這件事兒來做另一件事兒。”

其實,隆基綠能並非沒有妥協,其鄂爾多斯30GW電池項目便是TOPCon。鍾寶申承認,“畢竟TOPCon比PERC在性能上有明顯的提升。雖然我們說有更好的,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所以近處的水也要能夠供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隆基綠能最近幾次召開的產品發佈會上,該公司高管都在有意“模糊”HPBC產品是否爲N型還是P型分類。

例如,在最近的這場“Hi-MO X6 Max”組件產品媒體溝通會上,隆基綠能分佈式事業羣產品與解決方案中心總裁呂遠便指出,“N和P不是我們的重點考慮。”

這也印證了去年5月份的SNEC光伏展會期間,鍾寶申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拋出的觀點——“下一代技術會是一種複合技術,就像隆基的HPBC技術,不一定就是簡單的HJT或者TOPCon。它極有可能是這些技術的融合,形成複合產品來進一步提高電池轉換效率。”

或許,隆基綠能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股東們也還在等待“龍出淺灘”的真正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