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麒:羅布泊秘境探秘解密記

01

百年探秘仍存謎

羅布泊對許多人來說是個神秘、遙遠的地方,也是個令人心馳神往的地方。它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若羌縣羅布泊鎮,面積約5 萬km²,人口約4400 人(主要爲鉀鹽礦職工),平均每10km² 不足1 人。那裡處於歐亞大陸腹地,距離周圍任何一個海洋都要超過1200km,年降水量僅約20mm,蒸發量卻超過3000mm,是全球最乾旱的地方。年均溫度在11℃左右,最低-20℃,最高70℃,風沙天氣頻繁強烈,每年8 級以上強風天氣達60 天以上;整個區域幾乎全爲荒漠、鹽鹼地,沒有樹木,沒有耕地,生態環境非常惡劣。

誰能想象,就是這樣一塊偏僻荒涼的土地,曾經是一片近萬平方千米碧波盪漾的湖泊,還有生機勃勃的綠洲,以致至今仍稱“羅布泊”。它是當年絲綢之路、玄奘取經的必經之地,著名的樓蘭就在那裡。不難看出,現在這塊荒涼不毛之地,曾有過美好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是一塊神秘、神聖的地方,具有舉世無雙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其價值可以與世界上許多歷史名勝、文化古蹟和自然景觀相媲美!

▲ 羅布泊大雅丹分佈(青線爲古道)

因此,一百多年來,中外的許多專家學者和有識之士,冒着危險,絡繹不絕地前去考察探險,其中主要有俄國人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普爾熱瓦爾斯基(Никола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Пржевальский,1839 ~1888 年) 於1876 ~1877 年和1883 ~1885 年的考察,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 Hedin,1865 ~1952 年) 於1895 年、1899 ~1901 年和1934 年的考察,英國人馬克·奧利爾·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 ~1943年) 於1900 年、1906 年和1913 年的考察,美國人伊斯沃思·亨廷頓(Ellsworth Huntington,1876 ~1947年) 於1905 年的考察,日本人大谷光瑞(1876 ~1948 年) 和橘瑞超(1890 ~1968 年) 於1909 年和1910 ~1914 年的考察;中國學者徐炳昶、袁復禮、丁道衡、黃文弼、陳宗器等參加的1927 ~1934 年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

1949 年10 月之後,對羅布泊的考察研究始終未斷,中國科學院於1958 ~1959 年、1980 ~1981 年和2004 年先後組織了三次重要的科學考察。其他單位也進行了多種形式、多種專業的考察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涌現了彭加木、夏訓誠、王弭力等一批傑出的科學家。

▲ 上世紀80年代科考部分成果

然而,百年探秘仍存謎。當初浩瀚的湖泊爲何干涸了? 爲何綠洲變成了荒漠? 那奇特的雅丹地貌、羽毛狀沙丘和“大耳朵” 影像是怎樣形成的? 絲綢之路是怎樣經過那裡的? 曾經繁榮過的古國爲什麼消亡了? 4000 年前的小河文化和2000 年前的樓蘭文化有沒有聯繫? 當時在那裡生存的是什麼人? 是土著還是外來的? 在那片神秘的土地上還有哪些文物古蹟未被揭露? 哪些資源寶藏未被開發?

歷史是面鏡子,那裡極端的環境演變和社會變遷,不僅給人以神秘感,也給人們深刻的警示和啓迪! 只有瞭解過去,才能掌握未來。

我曾在新疆工作多年,從1986 ~2008 年先後5 次到羅布泊地區考察,深爲那裡的特殊環境和歷史文化所震撼,世界上沒有哪裡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能像羅布泊這樣神奇,這樣珍貴! 這裡是國寶,也是全人類的寶藏,必須加強研究與保護。2009 年,我與夏訓誠先生、秦小光博士共同撰寫了一份建議,並通過錢正英院士提交國家,希望能做三件事: ①設立專項對羅布泊自然與文化遺產進行調查研究;②建立專門的羅布泊博物館;③建立羅布泊保護區,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這份建議受到有關領導的重視,得到時任總理溫家寶同志的批示,爲後來工作的開展創造了條件。

02

探秘解密發現多

經過反覆的申請、論證和答辯,2013 年末獲得科技部的批准,成立了“羅布泊自然與文化遺產綜合科學考察” 項目,由中國科學院、吉林大學、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相關單位共同承擔,執行期爲2014 ~2019 年,共5 年。這是一項完全由中國科學家自行組織籌劃的科考項目,項目組集聚了秦小光、邵芸、穆桂金、吳勇、呂厚遠、魏東、許冰等一批中青年科學家和科研骨幹,專業齊全、技術先進、工作投入、勇於奉獻。共有150 人次連年進入羅布泊內部,累計考察時間達200 天,考察範圍達4 萬km²,發現遺址遺存點50 餘處,獲得石、陶、木、骨、貝、皮革、羽毛、植物、銅、鐵、金、銀、錫、玻璃、瓷、錢幣、織物等文物2000 多件,其中石器數量最多,陶器和銅器次之,其他器物較少。經過5 年的艱苦努力,取得了豐碩成果,有許多重要發現。

← 左右滑動查看目錄→

(秦小光等著.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23. 6)一書是五年科考的成果總結,是科考隊員們辛勤工作的結晶,在羅布泊“大耳朵” 湖區特徵與湖泊演化、河網水系、雅丹地貌、古代遺物和遺址遺蹟新發現、古農田灌溉系統、古交通路網、古代人類活動序列以及環境變遷與古文明興衰關係等幾個方面系統梳理了有關科考成果。本書是深入研究羅布泊、樓蘭、小河與東西方文明交流的新素材, 也是值得一讀的環境考古力作。

1. 構建了羅布泊地區的水文網,查明瞭羅布泊的形態和“大耳朵” 影像成因

青藏高原和喀喇崑崙的隆升,使塔里木盆地西部翹起,東隅成爲匯水的凹陷,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等10 多條河流及其支流注入其中,形成廣闊的水文網和湖泊溼地,發育以胡楊、紅柳、蘆葦爲主的植被,樓蘭古城正位於淡水豐沛、地勢平坦的河流三角洲前緣地帶上,成爲樓蘭綠洲。羅布泊在這樣的背景下逐漸形成,它南依阿爾金山,北靠庫魯克塔格隆起,面積達1 萬km²,遠遠大於後來測量的5350km²,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湖泊。漢晉時期羅布泊湖面水位高、範圍大,古河道侵蝕基準面高,河道落差小、易氾濫,以堆積爲特點;元明時期羅布泊湖面水位低、範圍小,河道落差大、深切明顯。

▲ 羅布泊解譯圖

雷達遙感透視測量和沉積物分析查明,早期羅布泊呈封閉環狀形態,遙感影像顯現的“大耳朵” 實際上是原湖泊的東半部分(東湖),“大耳朵” 上的條紋是原湖岸線在湖泊萎縮時留下的痕跡,一個條紋代表一次萎縮,至少有6 次萎縮;明條帶爲高含鹽量沉積層,是快速強烈萎縮的印記,暗條帶爲低含鹽量沉積層,是較慢萎縮的結果;湖泊在萎縮乾涸過程中,留下環形湖岸線。由於受東高西低地勢的影響,後期入湖河流的水匯聚在低窪地區,水面掩蓋了入河口附近的西部湖區(西湖) 和早期形成的湖岸線,而湖區東部的湖岸線裸露出來,形成半環狀“大耳朵” (東湖),“大耳朵” 的口自然向西敞開。西湖是羅布泊乾涸前最後殘留的部分。本次考察在西湖西側發現的3 條像東部“大耳朵” 那樣的高含鹽量湖相沉積物條帶,實際上是早期羅布泊湖岸線在西部的顯示,證明羅布泊是一個完整大湖。

2. 揭示了雅丹地貌的分佈和形態特徵

雅丹地貌是用中文命名的一種獨特地貌景觀,具有特定的物質基礎和形成條件,本質是風蝕地貌。它是指水平或近於水平分佈的鬆軟至固結狀態的沉積物,在乾旱環境下,主要通過風蝕作用形成的土丘。其形態各異,大小不一,多爲平頂,高度大體一致,排列整齊,相對集中,成片分佈,以羅布泊地區的雅丹爲典型代表。研究發現,巖性特徵對雅丹形態的形成起決定作用,沉積物有沙土層、石膏層、泥岩層、礫石層等,它們的固結程度和堅硬程度不同,抗侵蝕的能力也不同,因而在風蝕等外力作用下,便形成不同形態的地貌景觀,如丘狀、崗狀、壟狀、帶狀等。羅布泊地區廣泛分佈着河、湖相沉積物和洪積物,具備乾旱、多風的氣候環境,爲雅丹地貌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和動力條件。

▲ 樓蘭南偏東26km 雅丹風蝕溝切穿石膏層進入下伏淺灰綠色湖沼沉積以層理髮育的黏土沉積爲主

3. 發現了絲綢之路古道“樓蘭道”

絲綢之路橫貫東西,名揚世界,可誰曾見過、走過當年的絲綢之路? 這次考察的一個重要發現,就是在羅布泊東部的阿奇克谷地北岸到白龍堆一帶,找到了一段絲綢之路古路遺址,路寬8 ~ 9m、長達200km,還發現了傍道而建的沙西井古城;在白龍堆古道沿途和古城裡發現了陶片、銅鏃、五銖錢、鐵器殘片等文物。經考證,這條古道正是史書記載的樓蘭道,使用時間大約從300BC(BC 表示公元前) 到500AD(AD 表示公元后) 之間,很可能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存在。在沙西井以西還發現了直接進入羅布泊湖區的雙堤運渠,長達30 多千米,證實了史料中記載的“欲通渠轉谷” 確實存在。

▲ 阿奇克谷地北岸沙西井古城地表景觀

4. 將羅布泊地區的人類活動歷史向前推了9000 年

當初人們考察研究羅布泊的人類活動,大都把目光聚焦到2000 年前的樓蘭古國,後來發現了小河墓地,又把那裡的人類活動向前推到4000 年以前(3. 2 ~ 4. 2cal ka BP,cal 表示修正後的年代,ka 表示千年,BP 表示距今);而距今4000 年以前的歷史幾乎是一片空白。這次考察不僅對樓蘭、小河兩個時期的人類活動有衆多發現,而且還在雅丹地層的灰坑中發現了小河以前的細石器,其代表器物是細石葉和白石吊墜,灰坑的14C 校正年齡爲10169 ~9909cal a BP。這一重要發現表明,在大約一萬年前,那裡不僅有人類活動,還能製造細石器進行狩獵,從而把那裡的人類活動向前推進了6000 年。這樣一來,又給我們留下了思考的空間,即從一萬年前到四千年前的小河時期,中間這麼長的時間,人類是怎麼度過的?

▲ 細石器灰坑遺址炭屑層中細石葉素描和白石吊墜

5. 查明瞭小河、樓蘭時期人的生存狀態

業已發現,在小河時期和樓蘭時期羅布泊地區都有人類生存。那都是什麼人? 又是怎樣生存的? 本次考察在小河、樓蘭等地發現了許多居址、墓穴、院落、城郭以及人類生存所需的各種物品,充分展示了當時人們的生存狀態。

小河時期人的居所和墓穴均建在雅丹頂部平臺上,有的搭建成半地穴式草棚,居址與墓穴相距很近,應屬於同一家族。在居所、墓穴及其附近發現有石、木、草、陶、羽等物件,標誌性代表器物是草製品,包括草編簍、草門簾、草簸箕、草繩等,還有玉斧、彩陶、木杖木棍、權杖頭、石磨盤、石矛等器物,以及水禽鳥類羽毛、淡水鯉科魚骨、綿羊角、駱駝糞、羊糞、蘆葦、植物種子等動植物遺存,墓穴常爲多層疊置,裸露於地表,穴中有船形棺,棺中有乾屍,屍骸之間用蘆葦紅柳枝層隔開,乾屍具有東方人特點;古墓陪葬品很原始,多爲木棍、草編簍、草簸箕之類的草製品,還有牛皮鞋等,青銅器少見。

▲ 樓蘭古城垃圾堆中發現的毛氈子及紡織品

樓蘭時期的人類活動和社會形態比起小河時期要繁華得多,古城、古國的態勢明顯地顯現出來,不僅有著名的樓蘭古城、LK 古城、LE 方城,還有張帀1 號、雙河、四間房等遺址遺蹟,以及近30 處村落級遺存點。

根據孤臺墓地人羣顱骨測量性狀判斷,當時人的特徵是高顱型、狹顱型、圓顱型,低眶型,鼻型多樣,鼻顴角多在140°左右;個別項目存在較大差異,但顱型等形態特徵以共性爲主。從墓穴清理出的17個個體推測,死亡年齡最小的15 歲左右,最大的45 歲左右;埋葬的墓穴規格不同,方式也不同,有一次葬與二次葬,單人葬與多人葬,火葬和土葬等;逝者的着裝顯示,棉、麻、毛織品同時存在。

從骨骼人類學角度確定羅布泊地區以小河墓地爲代表的早期人羣和以樓蘭古墓羣代表的漢晉時期人羣在顱面部特徵上存在較大的差異,小河人與樓蘭人不具傳承性,兩個時期之間存在文化間斷和人羣差異。而樓蘭人羣中的個體差異性遠大於共性,樓蘭人牙齒鍶氧同位素分析也顯示外來人口比例高達26%,表明這個時期樓蘭與外來人羣交往密切,是一個族羣融合的時代。

6. 展現了高度發達的樓蘭社會和農牧經濟

羅布泊地區在樓蘭時期是綠洲環境,比較適合人類生存,並有供養人類生存的物質條件。在樓蘭古城中所調查的地方,95%以上考察點均發現了黍、粟、小麥類遺存物,這是旱作農業的產物和人們的食物;到處存在的牲畜糞便、骨骼、圈落、圍牆,反映當時當地的牲畜很多;從有人工作用痕跡(砍砸痕跡、切割痕跡、劃痕等) 的骨骼佔所發現骨骼總數的55% 來看,人們對動物的獵取分解已很普遍,動物食品(肉、奶) 佔比很大,以牛、羊、馬爲主,也有駱駝和驢,未發現豬、狗。可見樓蘭時期的農業、牧業已經很發達。

▲ 樓蘭道白龍堆段沿線的陶片、銅鐵器文物分佈

相應於農牧業,樓蘭地區已有非常完善的灌渠-澇壩-耕地-農舍爲一體的灌溉農業農耕系統,那裡的目字形耕地與敦煌地區的田字形耕地很相似,顯示了耕作者的東方屬性。大量陶器、銅器、鐵器、錫器等物品的發現和銅鏡、銅頂針、銅簪、絲綢等製作,反映了當時工業作坊已普遍存在;古城和村落房屋遺址展現了以胡楊樑柱榫卯結構爲特徵的建築,其技術手段來自中原。道路交通系統有雙行線特徵;“官律所平” 印章的發現,指示已建立了官方度量衡制度;花押代表了當時官方郵政體系;五銖、貨泉是當時的流通貨幣;象棋已成爲民間娛樂方式;“張帀千人丞印” 是當時官府權力的象徵。所有這些都反映了古樓蘭的社會形態已高度發展,與漢晉文化密切相關,受漢晉政權治理達500 ~600 年。樓蘭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和必經之路,爲東西方交流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03

羅布泊的啓示

羅布泊從浩瀚的大湖變成一望無際的荒漠,從繁盛的古國衰變成一片廢墟,把自然變化和社會變化表現到極致,給人類留下了許多不解之謎。“羅布泊自然與文化遺產綜合科學考察” 項目取得的豐碩成果,爲探究自然環境演變,人類歷史發展,人與自然的相互關係,重走絲綢之路,拓展“一帶一路”,提供了珍貴資料和寶貴啓示。

大自然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人類活動一旦超出自然的承載能力,必然引起災難,反作用於人類。絲綢之路已名揚天下,走絲綢之路,必走樓蘭,必經羅布泊;“一帶一路” 是絲綢之路在現代的發揚光大和延伸。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才能重建樓蘭的繁盛,重現羅布泊的風光!

本文爲劉嘉麒院士爲《羅布泊地區古代文化與古環境: 羅布泊自然與文化遺產綜合科學考察報告》(秦小光等著.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23. 6)一書撰寫的“秘境探秘解密記( 代序)”。

責任編輯: 王 運 柴良木

本書是1949 年10 月以來我國科學家和考古學家對羅布泊地區自然與文化遺產開展的一次最新、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多學科綜合考察的成果總結。內容主要是2014 ~ 2019 年間歷時5 年的科考發現, 在羅布泊“大耳朵” 湖區特徵與湖泊演化、河網水系、雅丹地貌、古代遺物和遺址遺蹟新發現、古農田灌溉系統、古交通路網、古代人類活動序列以及環境變遷與古文明興衰關係等幾個方面系統梳理了有關科考成果。全書用大量圖片展示了各種新發現, 介紹了綜合運用第四紀地質學、古氣候古環境學、地貌學、考古學、骨骼人類學、微波遙感、同位素年代學等各學科的傳統與現代技術手段對羅布泊地區的沉積物、地貌、遺址遺物等對象的最新研究成果, 對過去長期存在的羅布泊“大耳朵” 之謎、文化傳承之謎、樓蘭消失之謎、絲綢之路樓蘭道存廢之謎都進行了探討, 還梳理了石器技術分析方法和雅丹形態學測量方法。本書是深入研究羅布泊、樓蘭、小河與東西方文明交流的新素材, 也是值得一讀的環境考古力作。

本書適合乾旱區環境、羅布泊、中國古代西域歷史(尤其是古樓蘭和古絲綢之路) 等研究領域的學者和對此感興趣的廣大社會愛好者閱讀。

(本文編輯:劉四旦)

一起閱讀科學!

科學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位

科學出版社視頻號

硬核有料 視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