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吃緊 劉鑾雄12.6億港元出售倫敦物業

流動性壓力開始逼近香港房企。

8月15日,華人置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人置業”,00127.HK)宣佈將以約12.6億港元的代價出售一家子公司的股權及債權。這家子公司擁有位於英國倫敦的寫字樓物業——14 St George Street。

華人置業表示,預計這筆交易將錄得約1億港元的淨虧損,但公司的總負債也將減少約2.38億港元。

前一天,該公司發佈的中期業績顯示,今年上半年,其錄得股東應占虧損淨額約4.22億港元,且流動負債超過流動資產約11億港元。“管理層密切監察本集團之財務表現及流動資金狀況。”

華人置業的實控人劉鑾雄是香港資本大鱷,曾以重金投資中國恆大、佳兆業、中樑控股而聞名。但隨着這些房企陸續出險,華人置業的現金流也開始面臨嚴峻挑戰。

━━━━

出售英國物業套現

據瞭解,14 St George Street是一棟4層的高檔寫字樓,位於倫敦西區梅菲爾區域,由著名建築師Eric Parry設計,建築面積約50845平方呎(英尺)。市場消息顯示,該項目是華人置業於2016年以1.217億英鎊收購而來的,現有兩家租戶,今年上半年的出租率約81.73%。6月份,華人置業將14 St George Street掛牌出售,開價1.35億英鎊。

從公告信息來看,這棟物業最後的成交價約1.25億英鎊,買家還要承擔項目公司的債務。2023年,項目公司錄得約0.4億港元的收入和0.32億港元的稅後利潤。

英國在華人置業的投資佈局中佔有重要地位。截至今年6月底,該公司在英國的投資淨額爲56.4億港元,佔其股本權益總額的41%。

除了14 St George Street,華人置業還在倫敦持有3處物業。Fleet Street 120號由名爲River Court的永久產權寫字樓及列爲二星級歷史建築物的Daily Express Building(每日快報大樓)組成。其中,River Court將被重建爲一幢樓高21層連同兩層地庫的綜合用途建築,預計可提供約54萬平方呎的辦公空間和約1.86萬平方呎的零售空間。

Oxford Street 61-67號及Soho Street 11-14號也是一棟綜合用途樓宇,面積合共5.5萬平方呎,提供零售、寫字樓及住宅單位,今年上半年的平均出租率約99.8%。

St James’s Square 11及12號以及Ormond Yard 14至17號的總室內淨面積約8.2萬平方呎,上半年的平均出租率只有14.2%。

截至6月底,這些投資物業的賬面值約7.12億英鎊,期內的虧損淨額爲0.45億港元,英鎊匯兌虧損也達到了0.52億港元。

━━━━

現金無法覆蓋短債

在公告中,華人置業分析了這筆交易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包括租金收入減少、財務費用降低,資產負債水平下降等。

降負債確實是華人置業的當務之急。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1.95億港元的收入,同比減少27.9%,母公司應占虧損4.22億港元,同比由盈轉虧。截至6月底,其流動資產約15.8億港元,而流動負債則達到了26.8億港元。41.1億港元的債務總額中,有40.5億港元爲銀行借貸,其中21.6億港元的銀行借貸將在一年內到期,而其現金及銀行存款僅8.4億港元。

華人置業強調,目前並未知悉主要銀行有撤回信貸額度或者要求提早償債的意向,相信現有銀行信貸額度期滿時可獲續期或滾存。公司將具備足夠財務資源以償還到期負債,並能繼續持續經營。

償債壓力在上一年度便已有所體現。在2023年的業績公告中,華人置業就開始披露影響持續經營的風險因素,即,流動負債超過流動資產約9.6億港元。今年上半年,又增加了經營虧損這一項。

投資地產股、上市房企美元債曾是華人置業收入、利潤的主要來源。2020年,華人置業的收入同比增長132%至30.41億港元,其中有19.67億港元是來自中國恆大的股息收入。2021年,由於中國恆大出現債務危機,華人置業的收入下降至13億港元,同比減少57.3%,股東應占虧損高達35.15億港元。

華人置業曾在2021年披露,購入中國恆大8.6億股股份成本約爲135.96億港元,預計清倉後僅能套現22.6億港元,虧損超110億港元。在那一年,該公司也拋售了佳兆業的美元票據,總計2.55億美元,全年錄得已變現虧損13.55億港元。

即便已經大幅減倉,但今年上半年,華人置業的相關投資還是錄得虧損。其中,來自證券投資及財資產品確認的虧損淨額爲0.31億港元,債券的已變現虧損爲0.03億港元,上市股本投資、債券及衍生金融工具的未變現虧損爲0.4億港元。

2023年底,劉鑾雄召開了一次記者會,特地回應華人置業投資地產股失利的問題。劉鑾雄透露,甘比及其姐姐在很早之前就建議他賣掉恆大方面的投資,但他本人覺得出售恆大股份會加劇其負面影響,便未採納。關於恆大的投資,他表示並沒有對許家印生氣,也不會爲了虧損而生氣。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中國房地產報”,作者:曾冬梅,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