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的風向變了: “完美商場” 讓人找回愛逛的理由
SKP在國內百貨業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北京華聯集團在2012年決定收回所有管理權後,便雄心勃勃地要“將SKP打造成爲全球領先的高端時尚百貨”。僅過了短短几年,北京SKP的年營業額便超過了英國的老牌百貨公司哈羅德(Harrods),成爲“全球店王”:在各地不時傳出有老牌百貨公司關門歇業的當下,北京SKP在2023年更以265億元的營業額,將“傳奇故事”繼續延續。
即使在北京生活很久的人,也不太說得清楚SKP和遍佈北京的華聯綜合超市股份(華聯綜超,600361.SH)、華聯股份(000882.SZ)之間的關係,其實它們皆爲北京華聯集團下屬公司:SKP的發展初期,得到了來自集團的巨大幫助。
“可以說,SKP的產生和發展,是緊跟北京CBD區域的東擴步伐而來——從東二環到東三環,再到東四環,自2007年4月開幕以來,它幾乎見證了整個北京城市景觀的變遷:從建設初期,到如今成爲京城的時尚地標,它與城市的繁榮軌跡同步。” 北京SKP原副總經理、現爲華聯股份總經理謝丹說,如今SKP又將經驗複製到新業態DT51這一產品上。
就在9月28日,華聯股份發佈公告稱,以自有資金1.9億元收購北京SKP持有的北京華聯美好生活百貨有限公司(DT51)100%的股權。隨之而來的是,北京SKP的核心管理團隊人員批量加入DT51,爲後者帶來了更多的管理經驗。
SKP是中國零售業轉型升級的縮影,展現出了中國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和無限可能。
與商業地產本質不同
如果不是聽謝丹解釋“SKP”名字的由來,即“時尚(S)、渴望(K)、品質(P)”的拼音首字母,很難想象,這樣一家早在國內零售百貨業中擁有很高知名度的商場,其理念竟是如此簡單。
今年8月,SKP的武漢店開門迎客,這是繼北京、西安、成都之後的第四家SKP。這也意味着,SKP對“1.5線城市”進行進一步滲透。由於選址位於水果湖附近,起初被認爲地理位置不佳,但項目團隊卻認爲,武漢作爲中部地區的區域消費中心城市,擁有巨大的消費潛力和市場前景。
商場管理者告訴第一財經,該店在今年國慶假期的客流量保持在每天10萬人左右。在實體商業競爭激烈的行業低谷期,能有這樣的人氣,實屬“現象級”。
與其他商業地產項目不同,SKP自始至終堅持百貨商店的運營模式,以適應消費者日益變化的需求,按照消費者的購物習慣進行佈局。
側重於百貨商店模式的SKP,更強調與消費者的互動和購物體驗。成立之初,SKP就明確了高端時尚百貨的市場定位,專注於服務對品質有極高要求的顧客羣。同時,與衆多國際頂流時尚品牌建立了深度合作,不僅提供一流的品牌展示空間,還推出個性化服務,這種購物體驗增強了品牌與顧客之間的情感聯結,也提升了顧客的忠誠度。
當人們津津樂道於商場那些限量版頂流時尚商品時,地下一層的BHG精品超市(BHG Market Place)卻更能體現經營者的“心思”:2007年時,國內超市業已普遍陷入低價競爭的泥沼,北京SKP引入了高端超市概念,追求讓中國消費者以合理價格享受到全球優質商品。爲了實現這一目標,自建了國際貿易公司,直接從源頭採購,省去了中間商環節。
與此同時,還與國內外優質食品供應商合作,利用其龐大的購買力和市場影響力,與品牌合作優化供應鏈,確保產品質量的同時降低價格。
可以說,SKP不再僅是一個購物場所,更是一個集藝術、文化、休閒於一體的綜合體驗空間。SKP注重顧客體驗的每一個細節,從空氣質量控制到消防安全,再到支付方式的選擇、售後服務等,這些都是保持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謝丹說:“我們的創始人一直強調說,‘對顧客體驗的極致追求’是關鍵,‘零售業的核心,永遠是顧客’。”
讓“好逛”成爲百貨業復興的理由
傳統百貨業在過去主要依靠“引廠入店”,然而,隨着顧客消費需求的分化,消費升級和“平替”消費同時並存,依靠傳統做法的百貨零售業越來越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但世界各地的“店王們”總能將一系列前瞻性的理念和細膩的顧客關懷融入每一個細節,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既立足於商業成功,又致力於文化價值的零售標杆。
DT51(北京華聯美好生活百貨有限公司)地處北京朝陽區大屯街道,該項目是根據北京市政府提出的“發揮自身優勢,下沉賦能社區零售,給市民羣衆提供良好的消費體驗”的要求,SKP對原有一個閒置項目進行了改造,被視爲SKP在社區商業領域的一次重要嘗試,旨在講好社區商業的故事。
因脫胎於SKP,DT51的定位與SKP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其獨特性:以各種“新”吸引了衆多消費者的關注。DT51所提供的“好逛”的體驗,衝擊了常規的消費行爲模式。
如果說,SKP作爲北京的高端購物目的地,以其獨特的品牌組合和高品質的服務吸引了大量高淨值客戶,那麼,DT51則像是個“年輕版的SKP”,它有着更爲年輕的目標客戶羣,由它扶持的一些有潛力的本土設計師品牌,提供了更多的年輕化的個性化選擇,做到讓商場空間“會講故事”,實現電商無法取代的“空間消費”。
百貨業的未來在哪
雖然 SKP、DT51從本質上來說還是一座百貨商場,但它們又遠不止是一處購物場所,創造了一個沉浸式互動體驗的購物場景,刷新了人們對傳統百貨商場、現代零售的認知。
只會單打獨鬥的商場早已沒有了競爭力,只有強強聯合。DT51在獲得SKP賦能之後,如今這些經驗更具有了往外推廣複製的基礎,陝西旅遊集團引入DT51爲陝西體育之窗項目提供商業規劃、運營管理等服務,目的是爲打造西北地區中高端社區商業項目的典範。
長期以來,百貨零售業一直倚重於傳統的經營模式,這種模式往往缺乏對創新理念和技術的大膽探索。許多傳統百貨公司在面對市場趨勢和消費者需求變化時顯得不夠靈活,更傾向於保持現狀,而不是積極投資於革新嘗試。這種保守的態度導致了商品和服務的同質化現象日益嚴重,使這些企業難以滿足現代消費者對於個性化和多樣化體驗的需求。
作爲擁有悠久歷史的傳統行業之一,百貨零售業以往的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人口基數的增長以及整體經濟水平的提高。然而,隨着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與消費行爲模式的變化,這個行業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單純依賴實體店鋪進行銷售不僅限制了其發展潛力,也使其在應對當前複雜且快速變化的競爭環境時顯得力不從心。
在過去近100年的時間裡,全球的優秀百貨公司都在應用先鋒設計的原理,以彰顯其現代特徵和新潮形象,以此宣稱——“我們和其他地方截然不同,因爲這裡只出售最好的東西”。
在《論新》(On the New)的開篇中,紐約大學教授、著名策展人鮑里斯·格羅伊斯 (Boris Groys)便指出, “在我們這個被稱爲後現代的時代裡,沒有什麼能比‘新’(newness)這個話題更合時宜的”。創新其實是一種重估價值的過程。
“好逛”,這正是每個人心中的“完美商場”的標誌,也引導重塑百貨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