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家灘玉器亮相故宮文華殿

“凌家灘文化玉器展”展覽現場 玉鷹(左) 玉豬(左) 重環玉璧 立姿玉人

新石器時代的玉人、我國考古發現的同時代形體最大和最重的玉雕作品玉豬、2022年北京冬奧獎牌設計靈感來源之一的凌家灘重環玉璧……昨日上午,“文明先鋒——凌家灘文化玉器展”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開幕。展覽期間,故宮博物院在官方網站推出線上展覽,並面向公衆舉辦系列學術講座。

展出399件(套)重要文物

凌家灘遺址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銅閘鎮,是一處距今5800-5300年的新石器時代中心聚落遺址。在即將迎來凌家灘遺址發現40週年之際,文華殿“文明先鋒——凌家灘文化玉器展”展出了來自國內5家考古文博機構的399件(套)重要文物。

本次展覽以安徽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精美玉器爲主體,展期爲2024年12月15日至2025年3月16日,展覽集合了凌家灘遺址重要文物,彙集歷年及最新考古成果,種類涵蓋玉石器、陶器、骨器等,很多珍貴文物爲首次展出。

展覽以“文明先鋒”爲主題,分爲“天問究源”“鉞斧聖權”“邃古炊煙”“神巫王權”“天工巧藝”“九洲共輝”6個單元,通過深入挖掘凌家灘遺址豐富的考古實證、發達的治玉水平、神秘的宗教信仰、開放的交流共生,增強中華文明的自信心與自豪感,闡釋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與和平性。

早在遠古時期,先民已能觀測天象、量度四季,以授農時。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人、玉鷹、玉龍,形制紋飾驚奇,設計製作精良。它們作爲問天釋疑的玉器,指引着凌家灘先民揭示寰宇衆生的謎題,協助貴族階層規範社會的秩序,推動文明的進步。

據瞭解,凌家灘遺址共出土了6件完整的玉人,3件爲立姿,3件爲坐姿(此次展覽展出4件)。除姿勢不同外,6件玉人相異之處在於雙臂腕部陰刻的手鐲數量不同,分別有5個、6個、7個。它們的背後都有斜向對鑽的穿孔,孔徑僅有1.5毫米左右,表明當時的鑽孔技術已達到令人驚歎的程度。

同時代形體最大玉豬引關注

在展廳裡,有一件新石器時代凌家灘文化晚期(距今5500-5300年)的玉豬引起了觀衆的圍觀。據展陳人員介紹,這件玉豬是目前我國考古發現的同時代形體最大和最重的玉雕作品。這件玉豬拱部凸出,其上有兩個鼻孔,嘴兩側刻上彎的獠牙,體現的應是野豬形態。眼和豎耳用減地法表現,頸部寬而淺,腹部一側琢兩條彎曲的線,象徵蜷曲的雙腿。從頸部到尾部皆無任何人爲加工痕跡,保留了子料原狀。

“爲了將它的材質搞清楚,我們幾乎動用了全面的科技力量來做無損檢測鑑定,起初用了便攜式機器去檢測,沒有測到玉的成分。我們又在顯微鏡放大的情境下,發現類似有玉那樣的顆粒。爲了慎重起見,我們又用大型儀器去掃描檢測,後來發現這件玉豬裡確實有玉的成分,但是玉化的程度不夠高。”展陳人員表示,經無損檢測鑑定,初步判斷爲閃石族礦物、石英質礦物及其他礦物的集合體,與現代對閃石玉的評判標準有所不同。

冬奧獎牌設計參照重環玉璧

值得一提的是,展廳裡還有一件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凌家灘重環玉璧,是2022年北京冬奧獎牌設計靈感來源之一。這件重環玉璧表面拋光潤亮,玉璧呈雙重環形。外環上下左右各有4個小孔,兩面鑽。內外環之間鏤空,使之變爲重環。這種重環玉璧在新石器時代玉器文化中十分少見。一枚枚承載着奧運精神的閃亮獎牌,猶如文化使者,將凌家灘推向了全世界。文/本報記者張恩傑

攝影/本報記者李娜統籌/滿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