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航道 48小時搶通

南方澳跨港大橋臨時航道開通,由新金髮68號首先通過,在旁的海軍、岸巡人員歡呼,不過救護船「宜安6號」,僅以1公尺之差無法通過(小圖)。(軍聞社、李忠一攝)

南方澳跨港大橋崩塌意外發生後48小時,在國軍等單位徹夜努力下,3日上午受到崩塌大橋阻隔的航道終於搶通,受困停泊在南方澳漁港內的漁船,也能經臨時航道順利出航。當漁船緩緩經過航道時,現場響起意外發生以來首次的掌聲與喝采。

跨港大橋崩塌後,橋樑的上拱圈陷落在港區航道上方,加上隱藏在水面下還有橋體欄杆等設施阻塞出港航道,必須先完成水下切割作業,避免漁船航行時遭割破底部。

昨上午9時20分臨時航道開通,並完成讓漁船辨識航道的浮標建置等作業,不過,原先要當作測試船通行的宜蘭縣政府農業處救護船「宜安6號」,因目測高度無法通過,因此9時30分起,改先讓一般漁船經過臨時航道。

但由於躲避颱風進入港內的「宜安6號」,攸關漁民在海上急難救助工作,宜蘭縣長林姿妙等人決定搭上「宜」船,實際測試能否通航,但接近臨時航道時,桅杆、燈具等勢必撞上拱頂,只能放棄折返,「就差那麼1公尺!」

縣府農業處長康立和解釋,「宜安6號」船高20公尺,吃水深3公尺,從水面起高度是17公尺,擬以暫拆桅杆、燈具等方式,先通過臨時航道再停在大橋外的碼頭待命。「宜」船無法通航,也確認臨時航道通行高度極限是15至16公尺。

緊接在「宜」船後方的蘇澳籍「金瑞福6號」,船長張東義說,他作業海域是東太平洋,主要捕撈鯊魚,原計劃等米塔臺風過後就出港,孰料發生斷橋意外讓作業受阻。

張東義說,臨時航道搶通但「心裡很害怕,擔心會撞到(指船底)。」張東義看到「宜」船過不去,也擔心吃水深4公尺的「金」船也過不了,所幸在海巡人員引導下順利出港。至昨下午5時,通過臨時航道出港有88艘,進港9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