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隱藏性失業

兩種隱藏性失業圖╱本報資料照片

歷年2月隱藏性失業

隱藏性失業,一部分隱於非勞動力,另一部分隱於就業族羣前者是想工作而不找工作的「非勞動力」,後者是每週工時低於16小時且希望增加工時的「低工時就業者」,前者有明確統計,後者較少揭露。

■今年2月失業率3.70%,比去年同月低,失業人數44萬,與去年相同,惟「想工作而未找工作者」15.7萬人,創2011年5月以來最高,每週工時未滿29小時的就業者37.9萬人,也創2015年以來同月最高。

經濟學者雷諾(L.G.Reynold)曾說:「什麼是失業人口?什麼是非勞動力?在調查過程中有不少盲點何謂尋找工作?要努力到什麼程度才叫尋找工作?這個觀念也一樣含混不清。」

此話不假,今天人們如果在調查的資料標準周裡沒工作而正在找工作,他算是失業者,如果上週有找,本週(資料標準周)找累了休息一下,那麼,對不起,他不算失業者,而是非勞動力。

事實上,這位老兄一週前還努力找工作,現在只是稍作休息,家人認爲他是失業者,他自己也這麼認爲,但政府卻認定他是那種「想工作而未找工作」的非勞動力。這樣看來,非勞動力與失業者的距離,還真的只在一線之間。

怯志工作者 更需協助

「想工作而未找工作者」通常也稱爲隱藏性失業,他們中間雖也不乏只會空想幻想而不務實找工作者,惟認真尋職卻屢屢受挫以致退出勞動市場者也不在少數,對於這些屢戰屢敗的非勞動力,經濟學家往往稱呼他們爲怯志工作者(discouraged worker),其心靈之憂傷於此可知,相較於失業者,他們更需要社會關懷與協助。

臺灣的隱藏性失業人口於1990年代初不及10萬人,於亞洲金融風暴時升至14萬,網路泡沫時升至20萬,隨後金融海嘯也達18萬,與景氣變化可謂亦步亦趨。

近期受到疫情影響國內百業蕭條,商場門可羅雀,隱藏性失業直逼16萬人,爲近九年最高,疫情已然衝擊勞動市場,只是這些失業者隱於「非勞動力」裡而已,若看尋常的失業統計而以爲天下太平,那就大錯特錯了。

失業也是很狡猾的,它除了隱藏在非勞動力裡,還會隱藏在就業人口中。或許有人會問:「要如何隱藏在就業人口裡?」簡單講,依勞動統計,只要領有報酬的工作,不論工時多少都算就業者。景氣走緩之初,企業會循減少工時、無薪假以爲因應,休無薪假者名爲就業,實者與失業相若,因此,經濟學家也把工時過低者視爲隱藏性失業。

工時過低者驟增 別輕忽

若把每週只工作三天(未滿29小時)的人視爲隱藏性失業,臺灣於2006年僅30萬人,2009年金融海嘯時升破60萬,隨後景氣復甦又跌破40萬,這類隱藏性失業與景氣走勢也是如響斯應

隨着新冠肺炎疫情擴散,今年2月每週工時不到29小時的就業者又升至37.9萬人,創下近六年同月最高,其中住宿餐飲、批發零售製造業低工時的人數皆呈上揚,疫情初期勢已如此,未來幾個月必然還會升高。

從這兩類隱藏性失業的變化,便會明白國內的失業情況並不像失業率所呈現的那麼平靜,看看隱藏在非勞動力裡的失業人數,再觀察隱藏在就業人口裡的失業人數,臺灣的就業市場已然是北風厲兮肅冷冷,山雨欲來風滿樓,實在令人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