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重開機只需要一個小朋友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質詢考試委員被提名人吳新興 。(翻攝國會頻道)

民進黨籍的考試委員提名人吳新興,在立法院接受詢答時,坦承「民進黨不是臺獨黨」,這可以說是公開戳破了民進黨的國王新衣,接下來考驗的反而是國民黨該如何應對。

一直以來,民進黨的兩難困境是:推動臺獨,國際框架不允許;不推動臺獨,又會引來基本教義派「背叛」的質疑。蔡英文總統上臺後,終於找到解決的方法,她一方面維持「終極統一」、「兩岸一中」的憲政體制;一方面找到機會,就與北京當局互嗆,來讓青年族羣覺得民進黨是站在北京的對立面。

除了轉移獨派壓力外,「仇中」對於民進黨,還有兩大好處:

第一,疫情期間,臺灣越來越依賴中國大陸市場,出口佔比節節升高,而能夠加深依賴大陸卻不引起社會的疑慮,就是因爲民進黨有着「仇中」的形象。

第二,青年先天上不喜歡「威權」,而傾向弱勢,但因爲北京當局是更大的威權,民進黨只要站在北京的對立面,就能夠一方面擁有執政者的資源,一方面維持「被打壓」的弱者形象,這是在野黨討不到便宜的關鍵因素。

那麼,對岸當局又爲什麼要繼續維持兩岸的經貿交流呢?那是因爲民進黨看的是下一次的選舉,北京看的卻是「50年後的統一」,既然民進黨願意加深倚賴大陸市場,「仇中」只是口頭上的小打小鬧,北京何樂而不爲?

而民進黨執政對北京當局的另一個好處是,紓緩了大陸內部要求民主的聲音。原本馬英九執政,臺灣的民主可以說是華人社會的標竿,讓大陸的人民也羨慕,但民進黨上臺之後,越來越傾向專制與獨裁,反而讓大陸人民覺得「原來民主也只是這樣」。

這樣的「民主幻滅」作用,在大陸內部穩定了共產黨的統治,也讓香港要求民主的聲音,在大陸完全不起波瀾,這是民進黨幫北京當局的最大一個忙。

那麼,既然民進黨與共產黨各取所需,國民黨又該何去何從?從「小局」看,筆者認爲,國民黨再怎麼辯論,也不會出現比「有一中各表纔有九二共識」更好的論述。

簡言之,如果北京當局同意「各表」,那麼我方就可以承認「兩岸同屬一箇中國」,而這個中國我們的表述是中華民國;如果北京不給予各表的空間,那麼我們別無選擇,只能依據憲法說「兩岸同屬中華民國」,或者是將來「良制」出現後兩岸統一時的中國。

至於北京接不接受「同屬中華民國」的論述,那是北京不接受「各表」之後,自己要去考量的事。

但真正的「大盤」,國民黨真正的困境是:如何突破民進黨所苦心營造的「仇中」氛圍。

「仇中」讓臺灣,乃至於華人社會所付出的代價是,原本馬政府所營造的兩岸框架,一方面穩定兩岸關係,一方面可以等距與其他國家交流,在貿易總額成長的同時,對陸出口佔比卻持續降低。馬政府的框架,讓臺灣在持續繁榮的同時,也擁有「統一與否」的選擇權,能夠用中華民國在臺灣逾70年發展出來的「良制」,去逼迫着中共改革自己的制度。

而現在,民進黨的繁榮是「飲鴆止渴」式的,現在北京當局有藉口去孤立臺灣,邦交國越來越少,國際組織一個一個退出,當臺灣無可奈何,把所有雞蛋放在大陸市場這個籃子時,已經沒有任何談判的籌碼,註定是「被統一」的命運。

這樣的「被統一」路徑,也是北京當局樂見的,這也就是爲什麼國民黨的江啓臣主席某次的感嘆,「如果北京希望國民黨勝選,爲什麼每次選舉前,幫的都是民進黨?」

而國民黨要能扭轉民進黨的仇中騙局,只能寄希望於臺灣人民。川普仇中,北京卻希望川普連任,因爲「川普對國際多邊體制的破壞,更有利於中國大陸」;同樣地,民進黨仇中,但是對民主制度的破壞,對大陸市場的依賴,對大陸內部的「仇臺」氛圍的凝聚,在在都有助於臺灣的「被統一」。

國民黨必須相信臺灣人民的智慧,一定能夠拆穿民進黨的仇中障眼法。有時候,一個謊言的被揭發,只是需要那第一個小朋友,「國王怎麼沒穿衣服?」那時候就是兩岸重開機的時候。(作者爲法學教授、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