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一家親》陳臻超先生的兩岸故事

閩臺緣博物館「海峽兩岸家書特展」。(中國臺灣網)

近讀楊清國校長早年在《金門日報》(浯江夜話)專欄發表的「交流情誼深和平同胞福」一文,其中引用陳臻超先生的一首詩:<兩岸小三通有感>詩云:「兩岸隔離半世紀,於今開放小三通,永久和平同胞福,文化交流情誼深。」

深受感動與啓發,小三通開放已逾二十載,對於兩岸重啓交流,深具重大意義與促進兩岸經濟與文化的交流,更是有着極大的影響。兩岸同文、同種血濃於水的情誼,彼此應多多珍惜。

我對陳臻超先生有着極深的敬重與感念,一是緣起於大姐年輕時曾經任職於金門縣地政事務所,當時我尚在國中就讀,少不經事的我,每聽工作回來的大姐,談起地政所的主任,是如何的親民、對同仁是如何的愛護!甚至大家背後總是戲稱他們主任:「空ㄟ、空ㄟ」,就像後來我在學校服務時,學生也愛幫我取綽號一般,他是多麼和同仁打成一片,也從不苛責他們的「沒大沒小、沒有分寸。」

我那時就對大姐的主任很感興趣,因爲他的心胸很寬闊,又有容人的雅量,對同事如待弟妹一般,地政所如一個大家庭,讓人覺得很溫暖。不過大姐後來離開地政所,就鮮少有陳主任的訊息,輾轉我到臺灣求學,畢業後回家鄉服務,因爲喜歡爬方格子,所以注意到陳先生常有作品在《金門日報》發表,1998年更出版了《金門隨筆》一書,讓我仰慕三分,但是我在學校服務,陳先生任公職,基本上業務的領域不同,一直沒有機會認識陳先生。

後來陳先生退休了,反而常常在金城地區的巷弄不期而遇,他並不認識我,我則是從學生時代聽大姐說過之後,印象深刻,因爲並沒有正式認識,也不敢冒昧打招呼,只是遠遠的看着陳先生的背影,景仰着!

結緡後住在金城孃家,我家門口有些小小的階梯,經常有人喜歡在這裡乘涼,或休息,或看看人來人往的匆忙,或是悠閒的漫步;有幾次我和先生遇到坐在階梯上的陳先生,很自然的微笑點頭,打個招呼,彼此的距離好像近了些。

有一次,陳先生居然和我談了起來,說有一年我參加「國軍文藝金像獎小說組」徵文,他受邀擔任評審,直誇我那篇寫得很精彩,說那年金像獎從缺,而我獲得了「銀像獎」;對我讚譽有加,我羞澀得不知道如何迴應?讓一位大師級的主任如此的表揚!只知道一個勁的說:「謝謝!謝謝!」

再讀楊清國校長另一篇發表於2014/03/01《金門日報》(浯江夜話)專欄「亦師亦友-懷念陳臻超先生」的文章,文中提到陳先生任職僑務科長、稅捐處長、地政所主任時:

「他曾告訴我,在胡司令官時,他擔任政委會僑務科長,配合鄉賢陳卓凡委員,對僑民有諸多幫忙,讓僑民很感佩;擔任稅捐處長,關心民衆生活,減輕民衆負擔,也讓縣民感念不已。擔任地政所主任,爲員工上土地法規,在金門日報發表系列地政文章。籌建地政所辦公大樓,策辦湖下土地重劃等重大工程,成效卓越。」

可見陳先生在地政所服務時,有特別多的建樹,一方面增強員工對地政法規的認識,並且更在《金門日報》發表地政專章,廣爲民衆增進有關土地相關規定,讓民衆對於土地的運用與經營有更多的認識,尤其興建辦公大樓的建設,則爲員工謀一個好的工作場所,與民衆在接洽業務有更好的服務空間,我記得大姐在地政所上班時,辦公的場所是借用位於金城南門的「許氏宗祠」,這裡也是我讀小學時的教室,陳先生在任內還策辦「湖下土地重劃」重大工程,其服務公職工作的勤奮,於此可見一斑!

後來陳先生又分別調任自來水廠副廠長、金湖鎮公所副鎮長,孜孜矻矻,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獻給金門這一塊土地,讓人十分感動!

近日更讀到《華夏經緯網》(兩岸)(兩岸交流)2023/07/28一篇以(兩岸家書揭開百年尋親之路)爲題的報導,其中:標題爲:(600餘封家書道盡兄弟情)

陳臻超先生,生於1922年,福州鼓山鎮後嶼一村人。家中五兄弟,陳臻超先生是長子,1947年到臺灣,1959後赴金門任職,-------直至去世一直生活在金門。從1949年起,陳臻超與祖國大陸親人失去聯繫長達40年,然而血濃於水的親情卻從未消失在漫長的歲月中。

讀了其故事,直覺的想到龍應臺所着《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而陳臻超先生,亦是滄海中的一粟,自1947到臺灣,接着在1959來到金門,自此他已經「他鄉成故鄉」,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他的青春都奉獻給金門,與大陸親人重聚後,二十多年寫了六百多封的家書,雖然親情無法割捨,但他對金門的深情已烙印在心上,即使回到故鄉和手足相聚,仍然再回到金門,情繫金門,無法撼動。

《中國臺灣網》2023年10月2日「跨越百年,三千家書回家路」報導:

福建泉州有一座反映兩岸歷史關係的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這裡正在舉辦一場展覽「骨肉天親、血脈相連——海峽兩岸家書特展」,2019年,----蒐集了近3000封兩岸家書,今年通過展示1000餘封,----立體、直觀地呈現出兩岸關係的生動畫面和感人情節,展館中,有一棵非常壯觀的「榕樹」,樹上掛着了600多封信件,講述了福州一家五兄弟的故事,1947年,-----長兄陳臻超赴臺,數十年間與祖國大陸親人失去聯繫,1989年,----陳臻超幾經輾轉往福州後嶼老家寄去了第一封書信,此後在恢復聯繫的20多年裡,除了回祖國大陸探親外,書信是陳臻超與祖國大陸親人溝通最爲重要的工具

「海峽隔兩岸,家書數十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陳臻超家書中的詩句,道出的是千千萬萬個家庭的思鄉之情。

一千多封家書中,陳臻超先生一家就佔了六百餘封,封封數說的都是思念之情,讀來讓人動容!那棵「榕樹」,掛滿了陳臻超先生四十年綿長的思鄉之情,閩南語「榕樹」念爲「情樹」,代表有情之樹,感謝陳臻超先生的有情被「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看見,他家書中簡短的詩句,道出的是多少遊子無盡的思念!

未來,希望能從陳臻超先生服務過的政務委員會僑務科、地政所(現巳升格爲地政局)、稅捐處(現已升格爲稅務局)、自來水廠、金湖鎮公所,可以再找到有關他爲工作所做的付出與努力,《金門日報》應該也留下許多他的作品,能蒐集並且編輯成書,讓後來者可以閱讀這樣一位有情、有義的奇男子,雖不是出生於金門,卻是用一生守護金門的可敬男子,要將他的精神傳揚,讓更多人認識陳臻超先生,感動來到金門的、喜歡金門的有緣人!(陳秀竹/金門)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