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陷僵局 學者憂心外資轉移形成「臺灣加一」

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潘兆民。(陳冠宇攝)

兩岸關係陷入僵局,有學者憂心,如果繼續衝突的話,可能會產生「臺灣加一」,即國際企業擔心臺海爆發衝突而向外轉移,以避免風險,這對臺灣企業的發展很不利。大陸學者則提出,兩岸要開展精細化的交流合作,包括「軟交流」、「智交流」與「慢交流」。

大陸國臺辦旗下智庫「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辦的「2024兩岸關係研討會」18日步入第二天,有與會的兩岸學者提出上述觀點。

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潘兆民於會議場邊受訪表示,兩岸交流絕對不能斷,因爲這是非常重要的載體,現在反而要不斷強化,過去陸生來臺交流交換,如今因兩岸政治情況不好而中斷,這是不利於兩岸交流的。

潘兆民認爲,過去曾有過的交流,現在至少要把它恢復,所以在交流上面要「創鏈」,而不是斷鏈,至少把過去斷掉的鏈條要恢復起來,然後創造更好、更有意義的交流。

據潘兆民轉述,在分組討論時,有兩岸學者特別提到,陸方可客製化做一些尋根之旅,例如兩代同行,不要總是找同一批人去大陸,否則效益沒有擴散出去。另有兩岸學者提到,交流不一定只有在兩岸之間,許多海外交流也很重要,例如身處國外的臺灣年輕人,也可以請他到大陸走走。

兩岸經貿方面,潘兆民認爲也應加強交流,尤其ECFA所影響的產業是臺灣重要的就業族羣。他建議陸方,不僅不要對臺進行經貿制裁,還要增加ECFA的鏈接;在經濟上的鏈接不能斷掉,且至少應該要恢復過去的鏈接。

對於臺商轉移與「中國加一」的問題,潘兆民直言,地緣政治的影響力已不可磨滅,中美之間的競合只會越來越強。同時,大陸的製造能力也已提升,臺商需要思考如何融入大陸新一波經濟成長的需求,包括新質生產力、產業升級等,這就是未來發展的利基。

潘兆民還憂心,如果兩岸繼續衝突的話,可能也會產生「臺灣加一」,因國際企業也擔心與臺灣合作,萬一發生衝突怎麼辦?投資是否血本無歸?因此可能轉移出去、避免風險。所以他直言,如果兩岸衝突越來越嚴峻,對臺灣企業發展是不利的,只有好的兩岸關係,臺灣纔會有好的經濟成長。

同場出席會議的上海臺灣研究所所長倪永傑表示,當前還是需要推動兩岸的融合發展,推動兩岸的交流合作,來衝破當前的「綠色屏障」,要開展高品質、精細化的交流合作。

倪永傑提出兩岸的三種面向交流,包括開展以文化、歷史爲主的「軟交流」;開展專業性、小規模、精細化的「智交流」;開展沉浸體驗式、對口互動式的「慢交流」,取得交流的實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