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看世界》對話伊藤忠彥:日本更像「社會主義」?

日本都市建築設計家伊藤忠彥先生。(作者提供)

日本都市建築設計家伊藤忠彥先生來我辦公室小坐,聊了一個話題:中日美三國國民性的最大差異在哪裡?

伊藤先生高中畢業後曾考入日本的一所醫科大學。但讀了一年,對於都市設計產生了濃厚興趣,於是考取了赴美留學生,進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建築學,並獲得了碩士學位。

回國後,加入日本著名的建築家丹下健三的設計事務所,負責海外項目設計。隨後,與建築家黑川紀章合作,負責了坦尚尼亞國際體育館的設計,並獲得國際一等獎。

1979年,伊藤先生設立了自己的設計事務所,以米國爲中心,負責了日本、新加坡、中東等都市建築與設計項目,代表性作品有埃及開羅中心、倫敦商業綜合體、紐約萬豪酒店、亞特蘭大桃樹中心綜合體等。

伊藤先生今年已經70餘歲,人生的27年是在美國度過,也多次到中國工作,對於中日美三國不同的國民性有着自己獨特的思考和觀察。

他說,中美兩國都是大陸國家,擁有遼闊的國土,需要強有力的領導人和組織系統來進行管理,因此很容易產生「英雄主義」,也崇拜英雄,包容英雄。

譬如,馬斯克是一名移民,他從小有許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他如今製造火箭探索太空,製造純電汽車尋求人類能源解決方案,研發機器人構建未來生活,既有個性,又能玩出許多新奇花樣,美國人很喜歡他,把他當作英雄,不會因爲一些超規的言行來攻擊他、否定他。

同樣,中國社會對於領袖級和英雄級人物享受超規待遇,予以了極大的包容,大多數人認爲,他們應該享受全社會的尊重和比自己更高的待遇。

但是在日本,即使你當過首相,日本社會也不會因爲你對於這個國家曾經有過貢獻,而容忍你享受不一樣的待遇,尤其是那些需要國民稅金支持的待遇。

聽了伊藤先生的話,我跟他講了一個採訪故事。

我曾經去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家裡採訪,問過他一個有關首相退休後待遇的問題。村山先生說,養老金一個月40多萬日元(約2萬元人民幣),和長期繳納社保的普通國民一樣。醫保待遇也和日本老人一樣,80歲後自己承擔10%。

村山先生的家裡沒有政府配備的工作人員,因爲僱不起家政婦,所以,80多歲了,還得自己騎自行車上超市去買菜。跟普通的退休老人一樣,沒啥特權待遇。

所以可以看出,日本社會是一個非常講究「公平、公正」的社會。

村山前首相去騎車去超市。(作者提供)

又譬如安倍晉三,這位在日本憲政史上任期最長(8年),並帶領日本走出泡沫經濟崩潰後長期低迷的領導人,因爲他曾幫熟人拿地打過招呼等一些細小的過失,而對他採取了不予容忍的態度,甚至追究他的司法責任。

日本社會認爲,英雄必須是完美的,不允許有任何的瑕疵,包括離婚緋聞。

在這一種完美主義思潮的驅使下,現代的日本社會就難以誕生英雄式的人物,最多把你看作是「時代的弄潮兒」,譬如看軟銀集團的創始人孫正義就是如此。

伊藤先生分析說,日本社會之所以會產生「完美主義」和「平均主義」思想,是受島國的特殊地理環境形成的「村落文化」的影響。

日本國土狹小,自然資源較爲稀缺。過去,人們的生活形態多以村落爲主,人們想要更好地生存下來,就必須相互團結相互幫助。在面對農業生產、自然災害以及婚喪嫁娶、建造房屋時,如果僅靠自己一家人的力量,是無法應對。因此,日本自然形成了團結和氣的「集體主義」文化。而違反這一種文化,就會遭遇「村八分」(村民共同絕交)的「村規」懲罰。

伊藤先生說,這種文化在中美這樣的大陸國家很少看到,因爲大陸國家流動性大,這裡不行可以躲到別處去。但是,日本是島國,走幾步就是海洋,日本國民本能地會產生「無處躲」的地理性畏懼感,自然會縮回村裡老老實實待着。

那麼,這一種文化流傳到現今的日本社會,演變成啥樣了呢?其實,這種一團和氣式的「和」的思想與文化依然根深蒂固。

譬如,在一家公司裡工作,你不優秀,會觸犯衆怒。你太優秀,也會觸犯衆怒,平衡感非常重要。

又譬如做生意,關西地區的「近江商人」提出了「三方好」的經商哲學:

賣方好,企業要獲利。

買方好,顧客要獲利。

世間好,社會也要獲利。

這種「三好」文化一直是日本人做生意的基本原則,任何只中飽私囊的經營者,會遭到社會的唾棄。

日本的這一種文化反應在政治層面,也有其獨特之處。譬如中美兩國盛行「民主集中制」,也就是說,最後的決定權是在極少數和極個別人手中,美國總統就有權否決國會討論投票通過的決議。而在日本,沒有誰能夠有權「集中」,所有重大的決策決定,都是按照「60%」的標準做出贊成與否決的判斷,也就是看「半數以上」人的態度而定,而不是由首相或社長一個人說了算。

所以,伊藤先生說,日本更像「社會主義」。

(徐靜波/亞洲通訊社社長)

(本文來源:「靜說日本」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