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僵局未解 陸生今年沒戲唱

大學即將開學,過往原則上應在1月召開的陸生學位生簡章會議,直到現在都沒有啓動。圖爲2024年兩岸青年英式橄欖球交流賽。(中新社)

大學即將開學,過往原則上應在1月召開的陸生學位生簡章會議,直到現在都沒有啓動。學界普遍認爲,重啓大陸學位生招生依舊沒希望,除了兩岸僵局仍沒解決外,陸方有感陸生來臺就學之後,受到臺灣自由、多元的社會風氣影響,已影響到他們的政治與國家認同,因此對於放行來臺,也開始有所遲疑。

一名熟悉兩岸高教的教育界人士透露,如果教育部有意辦理大陸學位生來臺,原則上,陸生聯招會除了在每年第4季必須派員赴陸洽談,每年更要在1月召開簡章會議,請全臺各大學開出需要多少名額的大陸學位生,但已時入2月,相關單位與學校都沒動作,推斷今年招學位陸生來臺,已經是不可能的任務。

該名人士也批評執政黨的陸生政策非常消極,「民進黨就是要放棄陸生」,教育部長鄭英耀年前放話,打算啓動第三地陸生來臺,根本就是假議題。

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表示, 兩岸危局只要沒解決,啓動陸生學位生來臺就是不可能,而陸方對此說法大多放在兩岸政治氛圍不佳的框架,但這只是藉口,另一個關鍵問題在於大陸觀察到,陸生來臺就學,受到臺灣多元且自由的社會風氣影響,已影響到認同,因此對開放陸生來臺讀學位,已存在遲疑。

教育部迴應,有關114學年度陸生招生作業,因陸方尚未解除陸生來臺就學限制,循109年迄今之招生作業規畫期程,已於1月發函請各大學校院提報陸生碩士班、博士班招生計劃,並預計於5月核定及公告招生簡章、7月放榜。

不過,即便恢復大陸學位生來臺,尚不見曙光,銘傳大學國際教育交流處處長劉廣華對兩岸文教交流前景還是抱持樂觀的態度。他說,學位生屬「檯面上的項目」,到現在還沒有放寬過,但「框架下的短期交換」沒有中斷過,無論是交換生還是研修生都持續來臺,相信只要陸方找到臺階,或有合適的臺灣代表赴陸協調,相信全面啓動兩岸文教交流還是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