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電價上漲是為錯誤的能源政策埋單
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9月30日拍板,產業電價平均漲幅百分之十二點五,民生電價則凍漲。新電價預計十月十六日上路。 記者黃仲裕/攝影
民進黨實施一連串錯誤能源政策,又不願承擔電價膨脹破錶的種種問題,結果讓臺電的虧損嚴重到瀕臨破產的程度。二○二三年以來,民進黨政府憑恃完全執政優勢,連續兩年編列預算總共幫臺電增資了二千五百億元,再加上「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本特別條例」政府捐助撥補五百億元,光這兩年就已挹注臺電三千億元。
今年行政院原打算故技重施,先向立法院提出一千億元追加預算撥補臺電、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再編一千億元撥補臺電。按計劃,中央政府三年內預計要花五千億元貼補臺電,這將遠比中央政府總預算一整年花在「國家經濟發展支出」的總額還多。
經濟部長郭智輝從八月開始就一直放話威脅,如果立法院不通過撥補臺電千億元的追加預算案,十月就可能會漲電價。無奈朝小野大,立法院完全不領情,經濟部拖到最後一刻無奈的漲了電價,但也只敢漲工業電價,民生電價凍漲。但臺電在三年內漲了四次工業電價,累計漲幅高達百分之四十六,產業界被漲得哇哇叫,最終仍可能轉嫁到產品價格,對物價形成沉重的壓力。
雖然經濟部一再強調,臺電的鉅額虧損主要受俄烏戰爭與地緣政治使國際燃料成本大增所致;但事實攤在眼前:國際燃料價格已自高點下滑,回到俄烏戰爭前的水準。經濟部也否認臺電虧損與「非核家園」政策有關;但根據臺電網站,到八月底止,臺電自發電力平均成本每度是三點零六元,其中核能發電只有一點一六元,僅是平均發電成本的三分之一。然而,目前全臺灣只剩核二廠二號機在運轉,便宜的核能發電佔整體發電量僅存百分之三左右。
儘管許多民調都顯示,民衆支持核電、反對廢核的比率早已遠超過五成,許多工商界與科技界人士也紛紛從反核轉向擁核,但民進黨政府嚴絲合縫毫不退讓,不斷拋棄低廉的核電,而再生能源的發展又不盡理想,只能提高燃氣、燃煤發電,併購買每度平均五點三四元的昂貴綠電,導致臺電現在每賣一度電就虧損零點三元,財務黑洞越捅越大。
隨着減碳趨勢與核電科技的進步,這幾年國際上一座座的重啓核電廠,民進黨政府卻一座座的關閉臺灣的核電廠。連一九七九年發生反應爐部分爐心熔燬的美國賓州三哩島核電廠,最近都宣佈二○二八年重啓,還將售電給微軟公司的全球資料中心使用,以及推動鄰近的資料中心擴建。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近年也陸續覈准十七座各電力公司重啓核能機組,其中已有十二座重啓運轉。另外,法國取消原訂八月生效的電價上漲方案,正是因爲以核能爲主要電力來源,能在歐洲能源市場上保有電價優勢。尤其最近英國正式結束一四二年的燃煤發電史,而臺灣還要強迫民衆更大力用肺發電!
臺電公司宣稱,這次調漲電價後,臺灣工業用電價格仍低於鄰近的日、韓;然而,臺灣的電價優勢來自臺電幾近破產的資產負債表,獨木支撐錯誤能源政策埋下的未爆彈。過去電價長期沒有反映成本,民衆的感受猶如溫水煮青蛙。如今電價凍不了而將節節上漲,全民開始要付上代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