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修》學學安倍審時度勢
美國總統川普的非典型旋風正席捲全球,接連挑戰行之有年的國際經貿及政治秩序。有「巴西川普」之稱的極右派自由社會黨候選人波索納羅當選巴西新總統,而有歐洲最有權勢領導人稱譽、與川普不對盤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則因地方選舉失利而準備下臺,宣告她時代的結束。
美防長去留成指標
川普挾美國政經軍事之優勢,以「雙邊打破多邊」模式撼動全球體系,確實顛覆各國對全球化時代的期待;況且美國經濟成長出乎意料的好表現,使得他能有效鞏固其國內支持度,讓今年的期中選舉結果不至於威脅到其領導地位。日前傳出,屬溫和派的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可能去職,是否代表着美國將採取更強硬的對外軍事行爲,後續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然而,川普敵我不分的策略也傷害美國與東亞盟國的關係,日本就成了首當其衝的受害者。除了被迫增加美軍駐防經費外,安倍晉三也面臨川普重新檢討兩國經貿不公平往來的壓力,與兩人之前欲以《美日安保條約》爲基礎、攜手圍堵中國大陸的計劃完全相反,迫使日本急欲改善與大陸的關係。在同時面對川普咄咄近逼的考量下,習近平與安倍的會面既是歷史機遇,也是「川普旋風」意外成了推手。
大陸與日本雖仍有無法解決的領土及政治歧見,但10月底終究達成「雙邊關係重回正常軌道」及「化競爭爲協調」共識,尤其是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發展、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堅持自由貿易及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等幾項,明顯就是針對川普的單邊主義作爲。
在美陸正面交鋒、日本採雙邊保險策略的情況下,臺灣固然不可能完全屈從於某一方,但也沒有選單邊站的本錢。臺美關係今年固然拜美陸競爭之賜而大有進展,不過具體成果仍付之闕如。
美國在臺協會新任臺北處長酈英傑日昨重申對臺政策不變,且將聚焦於「美臺安全合作、經濟與商業關係、臺灣的全球角色及美臺人民關係」的4個增進,也反對臺海任一方片面改變現狀。
然而,美國務院前代理亞太助卿董雲裳稍早提醒蔡英文政府,「臺灣是美陸關係最敏感問題,是最可能的引爆點」,須小心管控。臺灣雖然需要美國爲安全後盾,但也不要以爲只要臺美互動良好就可高枕無憂。
兩岸關係不睦對我國國際空間之傷害,早已有目共睹,不僅國際組織活動無法參與,連對外關係都受到重重阻礙,許多國家在不敢得罪中國大陸的前提下,小心翼翼地與臺灣往來,雙邊及多邊關係實難獲得多大進展,再多的口頭支持都只是外交辭令,難以轉換成實際行動。
友臺難成實際行動
蔡政府這兩年多來的信誓旦旦到頭來都成了幻影:誇口臺日緊密關係能爲臺灣爭取更多利益,卻連個臺日漁業協定會議都無法使得日方讓步;聲稱臺美互動更勝馬英九政府,國人卻看不到洽談雙邊經貿協定的影子。
面對瞬息萬變的區域情勢,蔡政府應回到「親美、友日、和陸」路線,不偏不倚多方交好,方不至於讓臺灣淪爲犧牲品,安倍的審時度勢是蔡政府的最佳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