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財委會今舉行財劃法修法 學者意見交鋒

立法院財委會今天舉行「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公聽會」,邀請學者專家和地方政府代表出席。記者賴昭影/攝影

立法院財委會今天舉行「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公聽會」,邀請學者專家和地方政府代表出席。臺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說,建議藍白立委本會期合作提出「統籌稅款的餅做大、補助款不減」的財劃法修正案,分配公式交給財政部訂定即可;成功大學經濟系教授蔡羣立表示,垂直分配調整非當務之急,如何分配中央與地方財源,經過完整、審慎考量後再修正財劃法會比較合宜。

黃耀輝表示,財政部爲了拖延修法,提出許多似是而非的理由,包括過去財劃法5次修法均未完成,主因爲共識難以形成,求快貿然通過,恐治絲益棼、擴大爭議;若中央釋出財源卻未同時檢討事權劃分,恐造成地方支出浮濫,影響地方財政紀律。

但黃耀輝指出,財劃法已經25年未修,現在修法怎麼叫求快、貿然,財政部故意沒把餅做大,在分配公式讓地方互打,當然沒有共識,這次又聚焦在分配公式,就是故技重施。因此只要把餅做大,分配公式就簡單好訂。此外,蔡政府8年稅收超徵1.8兆元,卻編列大筆特別預算,超花2.6兆元;更不用說中央用預算填補能源政策錯誤、勞保年金不敢改革。

他主張要扭轉垂直失衡,中央要把全部政府收入的10~15%還給地方,把統籌稅款的餅做大、簡化分配公式,且補助款總額不能減。

蔡羣立則說,當前財政收支劃分目標皆以國家整體性謹慎考量,因此垂直分配調整應該不是當務之急,財政收支劃分需要審慎評估多方的影響變化後,再進行財劃法修正比較合宜。至於要如何合理分配政府的財政資源,需要以全體人民、地方政府與中央的效益加總來思考。

蔡羣立指出,在討論財劃法財源收入劃分修正的同時,也要全盤考量地方制度整體規劃,須並同考量公共債務法、地方稅法、地方制度法與行政區劃法的修正,在有完整配套修法下,全體人民、地方政府與中央纔會共同受益。

政治大學財政學系教授賴育邦表示,政府支出原本有往地方分權的趨勢,但是前幾年因爲疫情的關係又開始逆轉,除了疫情,例如全球暖化的議題,也需要由中央統籌因應,此外,在全球化的過程中,部分人的收益會受到損害,對此的救濟和補強也需要中央來做。因此中央還是要保留相當程度的預算,因應一些全球化的挑戰。政治大學財政學系教授羅光達則說,不如讓各地方政府按其所提的最有利指標共同加權分配,假使22縣市都認爲人口很重要,公式裡就納入人口,如果只有1、2個縣市認爲海岸線很重要,也可以納進公式,但權數比較低。

財政部長莊翠雲迴應,財政部未來會會同中央與地方機關持續討論,對於後續財劃法修正才能夠有更好的共識;如果倉促修法,一旦改變現有的財政秩序,恐怕會是另個分配不均的開始,讓再次的調整分配更加困難,對國家長遠發展和財政穩定會有不利影響,所以財政部認爲財劃法修正還是應充分討論、凝聚共識,再來審慎規畫推動,中央與地方是夥伴關係,共榮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