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1111公頃農田發揮滯水 水利署示範有才寮在地滯洪功效

▲雲林褒忠鄉有才寮「在地滯洪區」大量雨水被蓄留在水門後方農田內景象。(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記者蔡佩旻/雲林報導

水利署自2021年起推動在地滯洪之非工程防災措施,並以雲林縣褒忠鄉有才寮大排作爲示範案例,利用臺糖公司共約1111公頃農田,以加高田埂、設置控制水門及整治排水溝等方式,將暴雨期間雨水蓄存於農田中,以達到降低排水水位、提高區域保護標準、減少村落淹水風險目標。

第五河川分署說明,今年7月凱米颱風來臨前,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預爲關閉59座田間簡易水門及8座手動水門,並密切注意監測設備,依據觀測數據,顯示凱米颱風期間在地滯洪區充分發揮滯水功用,約有460萬噸雨水於降雨期間滯留在滯洪區內,使有才寮排水在有才村至出海口河段,均無發生排水路溢堤情形,且排水路沿岸的同安村、有才村、田洋村、龍巖村亦沒有發生淹水災情。

凱米颱風於7月25日登陸臺灣,前後期間褒忠(2)雨量站24小時最大累積雨量達到545毫米,超過百年頻率降雨量,是該雨量站自1961年設立以來最大觀測雨量。與2017年6月3日豪雨比較,該場降雨褒忠(2)雨量站24小時最大累積雨量爲413毫米,降雨期間有才村等村落髮生明顯淹水災害。此次颱風雨量遠超過2017年豪雨,因有農田滯留洪水,以空間換取時間,成功減少村落的淹水災害。

▲利用水門攔截雨水,並密切注意監測設備,依據觀測數據,顯示凱米颱風期間在地滯洪區充分發揮滯水功用。(圖/記者蔡佩旻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