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自己的文明(16):華服錦繡(上)|圖鑑

文博時空/文文博時空 作者 劉暢

製圖|夏文瑾

通天神樹扶桑孕育出了“化蛾而飛天”的野蠶,遠古人類認爲它是通神的神蟲,將其飼養、馴化爲家蠶。《史記·五帝本紀》稱黃帝之妻嫘祖養蠶制絲,以作衣裳。此後,服飾被視爲華夏文明動態演進的指向標和里程碑,它不僅有“避寒暑,御風雨,蔽形體,遮羞恥”的實用功能,更有“分尊卑,別貴賤,辨親疏”的文化功能。

從先秦開始,以冕服爲中心的章服制度演繹了天地、陰陽、人神的統一,人間服飾有了神秘、莊重與虔誠色彩。本文主要展示華夏服飾中的周代禮制、戰國清新、秦漢凝重、六朝風流。

01

章服制度的鋪墊:上衣下裳制

商 安陽出土石人像

此石人像爲目前出土最爲完整的“上衣下裳”造型實物。上衣的門襟向右斜,左、右衣襟穿着時相交,故稱“交領右衽”。這裡的衽即門襟。身前腰間的斧形飾物叫做蔽膝,是尊貴和權威的象徵。

原始“上衣下裳”爲章服制度在西周的確立奠定了基礎。“交領右衽、繫帶”爲上衣的典型特點;下裳即裙,整體款式以緊窄爲主。衣長至膝蓋,衣袖也做得很小,以便活動。貴族所用禮服,上衣多用青、赤、黃、白、黑五正色;下裳和婦女平民的服色則用間色(正色混合而成的顏色),即鉗(紅青色)、紅(赤之淺者)、縹(淡青色)、紫、流黃。

商 安陽西北崗出土大理石人像

同樣是短衣齊膝,但在衣領、衣袖等部位有不同的紋飾勾邊,可能是提花織物做成,逐漸成爲權貴者衣着式樣的標誌。後來隨着配飾和紋飾愈發華貴,帶有特定紋飾、長袖大袍的衣裳就成爲禮服。

根據《周禮》等書記載,當時將禮劃分爲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五類。比如嘉禮,指的是國傢俱有喜慶意義以及人際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主要內容有: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饗燕之禮、賑幡之禮、賀慶之禮。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女子許嫁,十五而笄,有“冠笄之禮”,表示成年。冠笄盛於盤中,上面蒙以帕,由“有司”執之。

女子未行禮之前穿的童子服叫“采衣”,行禮時“初加”發笄和羅帕、素色的襦裙,衣緣沒有文飾,腰帶用普通的細布帶。“再加”髮簪、曲裾深衣。“三加”釵冠,穿正式的大袖長裙禮服(上衣下裳制),有佩綬等飾物。

三次加笄的服飾,分別有不同的蘊義,象徵着女孩子成長的過程——采衣色澤純麗,象徵着女童的天真爛漫;色淺而素雅的襦裙,象徵着豆蔻少女的純真;端莊的深衣(尤其是曲裾的),象徵着花季少女的明麗;最後隆重的大袖禮衣則反映了漢族女子的審美取向——雍容大氣,典雅端麗。

男子則是“初加”幅巾、深衣、大帶、納履;“再加”帽子、襴衫、革帶、系鞋。“三加”則分別是巾、帽、襆頭;“三加”所用:襆頭、公服、革帶、納靴。

02

完整的冠服制度:六冕六服

《歷代帝王圖》中隋文帝冕服款式示意

冕服由冕冠和禮服配成。《周禮·司服》記載,天子及諸侯、卿大夫有“六冕”,分別爲大袞冕(祀天)、袞冕、鷩(bì)冕(祭祖)、毳(cuì)冕(祀四望山川)、絺(chī)冕(祭社稷)、玄冕(祭羣小)。冕頂上的綖(yán)板略向前傾,表示恭謹,垂旒(liú)表示非禮勿視,耳旁所垂黈纊(tǒu kuànɡ)表示勿聽讒言。造型立意於對天地的敬仰。

山東沂南東漢墓畫像中的戴冕者、宋代聶崇義《三禮圖》中所繪袞冕

同時,戴冕冠者需着玄衣及纁裳(纁色:赤與黃合《易 繫辭》),上衣下裳分別象徵未明之天和黃昏之地。上繪下繡各式紋樣,視級別高低而異,以“十二章”爲貴。其下“上公冕服九章、侯伯冕服七章、諸子冕服五章”(《周禮·秋官·大行人》)

這是明《三才圖會》所繪的十二章紋樣:日、月、星辰、山、龍、華蟲(有時候分花和鳥兩個章)、宗彝(南宋以前爲一隻老虎一隻猴子)、藻、火、粉米(晉朝以前是粉和米兩個章)、黼(fǔ)、黻(fú)。

《尚書·益稷》記載,舜帝制定禮服制度時,對大禹道:“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繪);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繡,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到了周朝,日、月、星辰三章改畫於旌旗之上,冕服只用九章。後來秦始皇帝登基,廢除章紋制度,祭祀禮服一律爲純黑,直到東漢纔再度恢復十二章紋。其數量與冕冠上的旒數相配。如冠用九旒,衣裳便少兩章。

現代所稱的龍袍專指“十二章紋”俱全的帝王服裝。這十二個紋樣代表了王權和帝德,其中,龍紋象徵帝王們善於審時度勢地處理國家大事和對人民的教誨。

中國第一套原始“龍袍”實例來自四川三星堆遺址2號坑出土的青銅立人像。上面的龍紋禮衣,整體配套和紋飾、裁製結構都雕塑得清清楚楚。從復原實例能看到,禮衣外面是右手短袖,前後襟左側各繡了兩條龍紋,龍頭朝右擺,後背右肩部位還繡有一條螭龍紋。

中國第一套復原原始龍袍 現藏於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

六服是周代對貴婦禮服的規定,包括禕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緣衣、素沙(《周禮·天官》),等級都依女子夫爵而定。這六種禮服樣式均上下連屬,隱喻婦女德性專一,禕衣爲黑色,縫綴野雞毛於衣上作爲紋飾。春秋戰國之際禮崩樂壞,周代制定的六冕及六服制大部分失傳,只有玄冕得以保存。

從商朝一直到清末,以冕服爲中心的章服制度延續了長達 4000 年。

03

深衣:古裝基本形制之一

西漢 曲裾素紗單衣 湖南省博物院藏 出土於馬王堆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一種上衣與下裳連爲一體,“被體深邃”的深衣。儒家經典《禮記》只記載了深衣的“禮”屬性,並沒有更具體的表述:“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還記載其“可以爲文,可以爲武,可以檳相,可以治軍旅”,所以諸侯、大夫及士人除朝祭之外,一般皆穿深衣。中國古代兩種基本服裝形制也就此確立起來。

後世學者爲了考證深衣的原始形制,曾進行過大量深人細緻的研究。其中以漢代的鄭玄、許慎,唐代的孔穎達、顏師古,宋代的朱熹、聶崇義,清代的江永、黃宗羲和任大椿等人致力最勤。在宋明儒學復興時,朱熹曾根據其自身對《禮記·深衣》的研究認識復原出深衣並大加推廣,由於朱熹復原的深衣和歷史上的深衣存在一定差異,所以也被稱爲“朱子深衣”。這也導致了後來各種深衣有的曳地,有的及踝,衣袖有寬有窄,深衣沿邊錦繡時有時無。

但可以確定的是深衣都是由前襟向後身圍裹時下裾纏繞一體,正裁和斜裁互補,形成靜中有動和動中有靜的裝飾效果。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不僅出土了國寶“曲裾素紗單衣”,還保存了完整的“直裾素紗單衣”。“衣襟裾方直”,也就是深衣下邊正裁的叫做直裾。相較於衣邊彎曲纏繞的曲裾更爲寬博方便。

西漢 長壽繡直裾袍

這件服裝根據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文物進行復原,呈現了西漢初期的女裝風貌。袍服爲深衣制,上衣下裳分裁而制。上衣共計四片,紗向正裁,其中衣身部分兩片,寬約 50 釐米,兩袖各二片,袂呈胡狀,袖口有寬緣,由寬度 25 釐米的直紗條拼合成斜卷而成。下裳共計三片,底緣略作弧形。爲直裾。領緣、袍緣及底緣皆爲斜裁。衣料刺繡紋樣爲長壽繡。

戰國 着深衣木俑 中國國家博物館

漢 着深衣女俑

戰國 《人物御龍帛畫》 湖南省博物院藏

戰國 《人物龍鳳圖》 湖南省博物院藏

這兩幅帛畫都出土於戰國楚暮,畫中男子和女子所着深衣從側面看均爲寬邊交領,衣袖寬大而袖口緊窄,領口、袖口都有紋飾錦,腰間束絲織物大帶。腰極細,正好印證了“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的民諺。可見,寬衣博帶、廣袖窄口的深衣與普通人的小袖短衣迥然不同,是等級禮教的反映。

楚墓所見楚國服飾

馬山1號戰國中晚期楚墓,出土大量完整的絲織品,種類繁多,色彩斑斕,幾乎包括東周時期絲織品的全部品種,是東周絲織品的一次最集中的重要發現。出自棺內的衣衾共19件。絲織品的種類有絹、綈、紗、羅、綺、錦、絛、組、繡等。絲織技術水平之高,令人驚歎。

進入春秋紛戰,服裝的色彩觀念也發生了變化。《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載:“齊桓公好衣紫,國人皆好服之,致五素不得一紫。”《史記·蘇秦列傳》所收錄的“蘇代遺燕王書”中也說:“齊紫,敗素也,而價十倍。”也正由於齊桓公這樣赫赫有名的國君的愛好,所以上行下效,一時之間,在齊國紫色成爲人們特別喜愛的顏色,很快便流行開來。

雖然,特別崇尚周禮的孔子在周遊列國之後,看到人們穿戴的五彩斑斕,痛恨地說:“惡紫之奪朱也”(《論語》),卻也阻擋不了服飾色彩隨着社會進步而豐富。

以下爲着深衣的人物線圖:

04

直裾襜褕和袍服外衣:深衣的演進

襜褕款式示意

《說文·衣部》:“直裾謂之褕。”襜褕(chān yú)與深衣同樣是衣裳相連、“被體深邃”,不同之處則在於深衣多用曲裾,而襜褕則用直裾。

西漢 黃紗地印花敷彩直裙式絲綿袍 湖南省博物院藏

袍是深衣、襜褕的繼續演化。漢代以後,一種內有綿絮用來禦寒的內衣日益普及,不再需要曲裾重重纏繞來遮掩下體,故深衣逐漸被襜褕取代。時間一長,這兩種服裝漸漸合二爲一,內衣也變成外衣,不論有無綿絮,統稱之爲“袍”。人們的身份地位主要靠袍服的面料和紋飾、繡工加以區分。這件絲綿袍的裡、袖、領、緣爲絹,內絮絲綿,採用正裁直裾縫製,製作的極爲考究。其印花與彩繪相結合的絲織面料在我國首次發現。它的面世,證實了文獻記載的有關“畫衣”、“畫文”的可靠性,反映出漢代印染加工技術的高超。

漢 紅地對人獸樹紋罽(jì)袍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後漢書·輿服志》載:“服袍者,下至賤更小吏,皆通制袍、單衣,皁緣領袖中衣爲朝服。”東漢永平二年,袍被定製爲朝服,以衣料質地和色彩區分等級,以所佩印綬爲主要官品標識。至此,經歷長久演變沉澱下來的袍帶上了威嚴凝重之意。

05

袴褶:潮流胡服的演變

袴褶款式示意

戰國 騎士射虎圖銅鏡 日本永青文庫藏

河南洛陽金村墓出土的戰國錯金銀鬥獸紋銅鏡背面出現了胡服最早的樣貌:騎士緊身窄袖短衣,衣長不過膝蓋,下體則穿緊身長褲,與中原地區的傳統服飾迥然不同。胡服初現是在戰國時期。軍隊作戰若還是穿長袍、披甲胃,結紮繁瑣,必會限制戰鬥力。“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就借鑑北方胡人的短衣、長褲,趙武靈王力排衆議推廣胡服。

北朝 籠冠陶俑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這件俑頭上戴籠冠,下身穿“袴褲”,展示了北朝的部分官吏和侍從的穿戴。秦漢之際,人們下體的褲子僅有兩隻褲管,穿時套在腿脛部,故又被稱爲“脛衣”,亦稱“袴”。東漢末期,一種新穎袴褲樣式蔚然成風,其褲管寬闊,俗名又叫“大口褲”。搭配上身的較緊窄“褶”就合稱爲“袴褶”(kù xí)。

河南洛陽北魏孝子畫像石棺上着袴的人

河南鄧縣南朝墓出土畫像磚上着袴的人

這兩處畫像上着袴褶裝的人爲了方便行事都將袴管向上提,用帶子在膝部綁起來。

北魏 窄袖交領襦裙

襦裙是北魏時期鮮卑族女性非常經典的服飾。這套造型來自山西大同雁北師院北魏墓的舞俑服飾,窄袖上襦是北魏遷都洛陽前鮮卑族的主要服裝,幾乎沒有明顯的男女區別。下裙爲灰纈間色長裙。襦裙外是北朝常見的外披。織錦採用了異域風情的城堞龍鳳紋、對羊對鳥燈樹紋和聯珠“胡王”紋。這套衣服再現了平城時期鮮卑族服飾所特有的粗獷厚重,展示出這一時期文化的交融。

06

廣袖寬衫搭配兩當:魏晉風流

宋 佚名 柳陰高士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爲晉五柳先生陶淵明,他袒胸露背,跣足而坐於豹皮之上,瀟灑超脫,充滿雅逸逍遙之趣。肩膀垂懸的白色帶子像是現在的揹帶褲,但其實是古代的背心,稱爲“兩當”。最早的兩當,形制十分簡單,一般多作成兩片,前片遮胸,後片擋背,肩部另以織物或皮革相聯。後來逐漸演變成背心的形式。兩當最初在漢代出現的時候爲婦女內衣。魏普以後,婦女漸將它穿着在外,成爲一種便服,男子平時也穿。

明 劉仲賢 《竹林七賢圖》中裹巾披衫、袒胸脫鞋彈琴的嵇康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魏晉時期上至王公名士,下及黎民百姓,皆以大袖寬衫、褒衣博帶爲尚,這種風氣一直影響到南朝。寬衫與秦漢時期流行的袍服有所不同:秦漢男子的袍服袖端有一個收斂的袖口叫“祛”(qū);而魏晉時期的寬衫則不用這種袖口。《抱朴子·刺驕》記載竹林七賢“傲俗自放……或亂項科頭,或裸袒蹲夷,或濯腳於稠衆。”很是引起了一番風尚。

晉 顧愷之 女史箴圖(宋摹) 故宮博物院藏

畫中婦女頭插寶釵、梳下垂流蘇髻,袍裾寬大曳地,錦帶飄忽,仙氣十足。當時的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又受到佛教道教的影響,在傳統基礎上加飄帶,形成上儉下豐的風格。敦煌壁畫和各式陶俑所呈現的這個時期的婦女服裝無不袖口肥大,下襬寬鬆曳地,如燕翻飛。

南北朝 敦煌壁畫莫高窟 285 窟主室東壁 華帶飛髾的菩薩

南宋 佚名《宋摹洛神賦圖》,畫中人物均寬衣大袖。

魏晉時期社會動盪,秦漢尚黑尚紅的傳統被打破。朱、絳、紫、黃、黑、綠、白各色混用,曾經限制親王貴胄使用的紅色和紫色在繪畫當中也變得多見。《舊唐書·輿服志》有記載:“北朝則雜,以戎夷之制……朱紫玄黃,各任所好。”說明這一時期色彩的應用沒有非常嚴格的等級制度規定。

南北朝 木舞俑 青海省博物館藏

(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

[1]閻步克.宗經、復古與尊君、實用(上)──中古《周禮》六冕制度的興衰變異[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6):94-106.

[2]馬慧雪.中國周朝冕服“十二章紋”圖案的紋樣分析[J].今古文創,2024,(01):93-95.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1.030.

[3]中國衣經[M].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0.

[4]沈從文, 王㐨. 中國服飾史[J]. 2004.

[5]孟桂穎. 儒家思想與中國服飾文化[J]. 裝飾, 2006 (6): 44-44.

圖說華夏服飾五千年(1):明禮儀,正衣冠的|服飾之美

圖說華夏服飾五千年(2):唐宋風韻獨步天下|服飾之美

圖說華夏服飾五千年(3):明清的華美與莊重|服飾之美

《尋找繚綾》:趙豐詳解白居易與唐代絲綢大IP丨對談

天上雲錦色:中國絲綢的奇文異彩|觀展

五彩錦簇:色彩中的歷史衣櫥|觀展

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的盛世長歌|觀展

雍正十二美人圖:宮廷美人的生活畫卷|圖鑑

看完這個展,才知道什麼叫皇家的奢華|博物館巡遊

從這些“清宮高定”,橫覽300年大清時尚|觀展

圖片 | 夏文瑾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尹莉莎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佈者【文博時空】所有。本App爲發佈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