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限制平臺經濟發展不合時宜,監管政策應以發展爲目標

12月28日,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本站財經、本站財經智庫聯合主辦的“2023本站經濟學家年會”在北京舉行。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出席《日新爲道 智造領航》圓桌論壇。

李稻葵表示,智能製造有不同的發展方向、不同的技術路線和平臺,政府的作用是維護好市場,讓市場經濟發揮主體作用,真正試錯的、創新的是企業,因此,修好政府與市場經濟學是抓住智能製造下一步發展機遇的根本法寶。

當前全球產業政策出現了轉折,從傳統的注重效率轉向更加註重安全,中國如何應對外部衝擊可能導致的斷鏈風險?李稻葵表示,要辯證看待斷鏈問題,保證中國產業鏈的安全,政府與市場必須同向發力,市場主體最瞭解哪些技術哪些環節最容易被對方卡脖子,哪些是我們的技術領先,這些信息應該交給政府。政府的作用就是把市場主體的利益集中起來,形成一股力量,擰成一股繩,與對方政府協商談判,政府與市場聯合起來,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的安全,達到多贏。

清華教授李稻葵:外國也擔心被中國“卡脖子”(來源:C位觀察)

李稻葵表示,平臺經濟對智能製造的作用可謂“穿針引線”,目前平臺經濟主要在消費領域發力,未來會一步一步向上游延伸,在製造業智能化的過程中發揮強大作用。他認爲,平臺經濟方興未艾,在此時提出反壟斷、限制發展不合時宜。政策要更加實事求是,以發展而非限制爲目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提出要監管轉型,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未來智能製造會對哪些行業產生深刻變革?李稻葵表示,年輕人要在兩個方向抓住機遇,第一,新技術與傳統技術能高度融合的方向,比如人工智能、數字經濟、信息技術和傳統工程技術、製造業技術、化工技術結合的人才是高度短缺的,具備良好發展前景。第二,傳統硬技術和核心技術,例如如何找到電阻更低甚至超導的材料,找到最好的蓄電池正極材料等。

如何防止自己被社會淘汰?聽聽清華教授李稻葵的建議(來源:C位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