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說“墳有六不葬,一葬窮三年”,是哪六不葬?有什麼道理?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是誰也不能避免的事情。當老人去世了以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風光大葬,認爲及時的安葬這是對逝者最大的尊敬了。

在我國由於民族多,不同地區的習俗也不同,因此殯葬的習俗也是各有不同,但是大部分地區還是採用土葬的方式。

一般老人去世戶,都會找一個懂風水的老師傅,讓他給找一個安葬的“風水寶地”。

這是因爲民間認爲,逝者的安葬地選的好,不僅利於逝者的長眠,而且還能有福澤子孫後代。

而在民間一些老人就常說“墳有六不葬,一葬窮三年”,這裡面可是有不少講究呢。說的是有六種地方是最不宜安葬逝者的,不然就對活着的人不利。咱們來一一看看到底是哪“六不葬”,又有沒有道理吧!

首先是不葬粗頑怪石之地。

你想啊,那種滿是大石頭、怪石嶙峋的地方,看起來就很不平整,也不安靜。在古人眼裡,這樣的地方氣場不好,不適合讓逝者安息。

在小編的家鄉這裡,也是有這樣的習俗。在選擇安葬的地方時,最忌諱的就是挖到中途以後,地下有大的石頭。而這樣的地方,也是斷不能用來安葬的。

其實也不難理解,一方面是這裡如果有石頭的話,這樣也不好挖掘,會加大難度,甚至會錯過最佳的安葬時間。

另外一方面,這種地方要想好好修整墓地也很困難,總不能讓祖先的“家”在一個亂糟糟的環境裡吧。

再說了,從實際情況來看,這樣的土地可能也不太好挖掘,施工難度大,要是強行在這兒建墳,可能還會有安全隱患呢。

第二,不葬溝壕絕境之地也有道理。

什麼是溝壕絕境之地,一般是指哪些地勢比較低,容易形成積水的地方,這樣的環境往往一積水就會滋生好多蚊蟲和細菌,還可能是一些蛇鼠動物活動的環境。

很明顯,這樣的環境對逝者肯定不好啊,誰也不想讓親人“住”在一個又潮溼又髒的地方吧。

而且對活着的家人健康也不利呀,我們去掃墓的時候,在那種環境裡也不舒服。

再說了,這種地方感覺就很壓抑,好像沒有什麼生機和希望,從心理上也會讓人覺得不舒服,大家都希望祖先能“住”在一個相對開闊、舒適的地方,這樣也能保佑家族興旺。

第三,急水爭流之地也不能葬。

指的就是不能把墳地選擇在一些河邊,或者是水流急、容易漲水被淹的地方。你看那水流湍急得很,不停地衝啊衝,日積月累後就會導致啥都留不住。

古人的觀念中雖然認爲,水是財富,但是這些水也會沖毀掉一切。就覺得這就像財富一樣,會快速流走,運勢也會變得動盪不安。

他們希望墓地周圍的環境是穩定的、平和的,能給家族帶來安寧和福氣。像那種水流緩慢、平靜的地方,就感覺很祥和,讓人心裡踏實,所以才更適合做墓地。

第四,孤獨山頭之地也不行。

一個山頭孤零零的,沒什麼依靠。古人講究墓地要有山有水,有依靠才覺得踏實。

家族就像一個整體,祖先的墓地也應該在一個有“夥伴”的地方,這樣好像家族才能穩定繁榮。

要是在孤獨的山頭,感覺就很孤立無援,心裡總覺得不踏實,好像家族也會缺乏支撐一樣。其實這個也是爲了圖個吉利,古人就很重視這些,然後這些就像是習俗一樣流傳至今了。

第五,神前廟後之地不宜葬。

寺廟和神祠在古人心中是很神聖的地方,在它們前面或後面建墳,感覺對神靈不太尊敬。

而且這些地方通常人來人往,比較吵鬧,也不符合墓地安靜的要求。

逝者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休息,太吵鬧了會打擾到他們。另外,從心理上來說,人們在神前廟後掃墓的時候,可能也會覺得不太自在,總覺得有點怪怪的。

最後是不葬開塘傷龍之地。

古人認爲龍脈是大地的脈絡,是家族運勢的象徵。要是在開塘傷龍的地方安葬逝者,就把龍脈破壞了,那家族運勢可不就衰落了嘛。

雖然龍脈這種說法有點玄乎,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隨意破壞自然環境,比如說挖個大池塘,可能會改變當地的生態和氣場,也許真的會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產生一些影響呢。

不過話說回來,風水這東西,雖然不能全當成科學來看,但它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寄託。我們生前要好好孝敬父母,讓他們過得開心幸福;逝後給他們選擇一個合適的墓地,也是爲了告慰亡靈,表達我們的思念和敬意。

當我們做到了這些,心裡會有一種安慰和踏實感,也會更有動力去努力生活,讓自己的家庭興旺發達。

也許這就是這句俗語背後更深層的意義吧,它不僅僅是關於墓地的選擇,更是關於我們對家族、對親人的一種情感和責任的體現。

我們要尊重這些傳統觀念,但也不能盲目迷信,要用理性的態度去理解和對待它們,讓它們在現代社會中也能發揮一些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