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開後門中芯晶片復活 聯電不是最慘? 2家臺廠跟着跌
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遭傳獲得美方放行成熟製程生產設備供貨,雖14奈米以下製程發展止步,但在目前車用晶片、記憶體缺貨狀況嚴重下,有機會成工填補市場8吋晶圓產能空缺。在這份亞系外資報告提到,目前全球晶片荒有望獲得緩解,但時間點會落在2022年上半年,等於是對目前的市況沒有舒緩效果。不過,受到中芯國際產能預期能大規模重回市場,聯電本週至今大跌4.8%,外資遭賣超逾7.6萬張,記憶體市況也恐怕面臨變動。
面對晶片缺貨問題有機會獲得解決,晶圓報價漲價應該會在2021年中來到最高峰,報告提到,目前包括應材、科林、科磊、Axcelis等半導體生產設備供應商都獲得美國出貨許可,但目前僅在14奈米以上製程,並不包括10奈米制程,這也符合先前美國祭出實體清單後,中芯國際對於先進製程研發在10奈米以下製程止步的預期,未來美國政府也不太可能進一步開放美企供貨中芯國際。
面對禁令稍微解禁,中芯國際14奈米以上製程預料將大幅增產,設備與材料供應商有機會受惠,這也能讓目前市場供貨相當緊繃的車用晶片獲得緩解,代工與晶圓報價預料在未來1、2季將持續走高。但報告也警告,若中芯國際填補這些產能空缺,將導致晶圓代工產業在2022年面臨成長瓶頸,讓同爲成熟製程的競爭者聯電備感壓力。至於中芯國際爲何在此時能獲得美國放行,主因可能還是與車用晶片荒脫離不了關係。
市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先前調查報告顯示,臺積電今年全球成熟製程代工產能中的佔比將達28%,排名第一,聯電排名第二,佔比將達13%,中芯國際排名第三,佔比將達11%,三星則排名第四,佔比將達10%。
從財報來看,中芯國際2020年第四季財報,合併營收達9.81億美元、年增16.9%,淨利2.57億美元、年增189.7%,但主要受惠於人民幣大幅升值,以及認列法投資收益1.32億美元,這部分貢獻大半淨利,但財報並未詳列來自何處。營業利益則是1,725萬美元,年減14.4%,顯見美國禁令的殺傷力。
從營收貢獻來看,2020年Q4的14/28奈米爲5%,比上季少9.6個百分點,40/45奈米也較上季減少2.4個百分點,至於55/65 奈米則是增加8.2個百分點、來到34%,爲中芯國際主要營收貢獻產品,90 奈米以上製程貢獻也有所增加。
目前中芯國際也在12吋晶圓擴產上提出規劃,該公司12吋晶圓的SN1 和 SN2廠房位在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由中芯南方執行,滿足該公司14 奈米以下製程項目,目標是月產能3.5 萬片,總計投入資金120.4 億美元。中芯國際今年資本支出預期爲43億美元。
至於聯電,去年第四季合併營收爲453億元、季增0.9%,毛利率爲23.9%,較前一季上升2.1個百分點;業外收益提升35.45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爲112億元、季增22.9%,每股獲利0.92元。
聯電總經理王石指出,將用於先進製程強勁需求,其中有15%供應8 吋晶圓,85% 用於 12 吋晶圓,來實現28 奈米制程產能擴充。王石表示,2021年28奈米制程將成長20%,預計今年會達5.93 萬片,其中有部分產能來自40奈米制程轉換。聯電也擴大資本支出,從去年10億美元提升至15億美元,應付市場對於晶片的龐大需求。
至於先前一直傳聞聯電有意併購日本東芝8吋晶圓廠,王石先前接受《工商》專訪,聯電對於併購抱持開放態度,但現在半導體產能吃緊,有沒有併購的機會則要看機緣,對方也會有惜售心態,機會也就沒那麼大。
中芯國際去年遭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引發轉單效應,大陸記憶體NOR Flash大廠兆易創新每月委由中芯國際代工1萬片,去年9月底先是被列入出口管制措施後,市場產能就傳出緊繃,在確定消息後,華邦電、旺宏股價應聲上漲,但近期中芯國際利多消息再傳,讓這兩家公司股價走跌,本週分別累計下跌6.46%、3.74%,實際情況還等進一步消息出爐才能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