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產股 30年火辣重生

【文/黃俊超】

臺灣資產價格長期持穩向上,老牌資產股縱然本業表現不一定穩健,不過若能夠有效率活化手中資產,將帶來龐大獲利與現金流,利於公司未來發展。

僅有二三○○萬人口、土地三.六萬平方公里的臺灣,已是世界第二一大經濟體,美國財經月刊全球金融以購買力評價(PPP)評比,臺灣名列全球最富國第十四名,安聯集團以人均金融資產淨值排序,臺灣位居全球最富有國家第五名,達十四.一六萬歐元(約四九三萬臺幣),瑞銀集團全球財富報告指出,臺灣資產總值約佔全球總財富一.二%,與擁有十四億人口的印度差不多,且準富裕層約有九六○萬人,每十個人就有四個人符合定義,林林總總的報告都顯示同一件事情,臺灣人真的很有錢。

臺灣房價持續上漲

根據主計處最新資料顯示,二○二一年臺灣前二○%家庭財富爲五一三三萬元,相較最後二○%家庭的七七萬元,差距達六六.九倍,平均數爲一六三八萬元、中位數落在八九四萬元,另也公佈每人平均資產減去負債的淨值,自一七年的五三九萬至二二年增加至六八八萬元,增加項目以房地產佔比最高,其次爲有價證券、人壽保險準備與退休金準備項目。

一九八九年無殼蝸牛運動至今已超過三十五年,縱然薪資所得停滯、空屋太多、地緣政治等衆多因素,買不起房理由成千上萬,不過房價就是不易大跌。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臺資料,二三年第四季全國房價所得比爲九.九七倍,其中臺北市十五.七一倍、新北市十三.○九倍與臺中市十一.七四倍爲前三高,另外包含臺南市、高雄市、新竹縣、宜蘭縣、彰化縣與南投縣都超過九倍。

數值看來還好,但是魔鬼總藏在細節裡,把蛋黃、蛋白、蛋殼放在一起計算並不精準。房價持續攀高,除了臺灣人很有錢之外,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內政部統計處數據顯示,二三年三月底全國八二一.二萬住宅,單獨持有住宅之所有權人計五八三.九六萬人,其中七五三.七四萬宅、九一.七九%爲單獨持有,自然人持有七○七.三五萬宅、九三.八五%。

臺灣住宅自有率達八四.七%,較美國六五.八%、英國六五.二%、法國六四.一%、日本六一.二%、德國五一.一%,都明顯高出一大截,真的希望臺灣房價大幅下跌基本上是少數,房價走跌通常都是經濟出了問題,且還將會有連鎖反應、甚至通縮,加上政策採打炒不打房、長年低利率等因素,今年第一季包含政大永慶、信義、清華安富及內政部住宅價格等,四大房價指數的最新數據,均寫下歷史新高。

士紙開發利益上看五百億

房產的源頭是土地,臺灣地小人稠,且受限於地形,九成人口居住在十七.五%的土地上,且高達五成人口在一.六%的土地面積上生活着,企業迴流帶動土地需求快速增加,Made in Taiwan與Made in China價格絕對不會一樣,然而臺灣土地價格較其他如東南亞等國相對較高,設廠成本也較高,不過以臺灣資產的特性,若無意外具高機率上漲,未必不划算。

上市櫃的資產股,其中多數因持有時間長、購置成本相對低廉,因此若能透過資產活化,不論處分、出租、開發等各種方式,都能夠帶來龐大商機,甚至單就素地只要資產重估,淨值也有機會出現跳增,然而當中有不少公司,本業獲利表現並不穩定,甚至長年虧損、股利政策有一搭沒一搭,股價淨值比相對偏低,題材性爲重。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99期;訂閱先探投資週刊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