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不排除任何有助淨零能源方案 但須獲社會共識

賴清德總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總統8日召開首場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會後賴總統也作出兩項裁示,並表示除了未來每季要定期召開會議外,此委員會也要跟「行政院永續會」對接。他也說,未來也不排除任何有助於淨零的能源方案,包括未來新的、先進的核能技術,並強調,無論是面對新的核能技術,或者現有核電廠存廢的問題,都必須先經過社會對話、取得社會共識。

賴總統表示,此次會議有非常多元的討論,討論也非常深入,或許媒體跟外界會猜測,已經到晚上八點,是不是在裡面吵起來。但在他看來,氣氛「不激烈」,也「不激動」,反而是「很積極」。要再次感謝大家的參與。這次會議,環境部針對氣候變遷對全球及臺灣的影響衝擊,提出評估報告。臺電公司,則報告了臺灣電力供需的轉型和挑戰。

賴總統表示,要誠實面對問題、務實提出對策、踏實解決問題,這需要各位委員持續提供寶貴意見。尤其,這個委員會要討論處理的議題,不只今天這兩個報告案,更是涵蓋淨零路徑、公正轉型、永續綠生活等七大主軸,非常龐雜。接下來,將每季定期召開一次會議,這個委員會也將與「行政院永續會」對接。

同時,他也要請副召集人鄭麗君、執行秘書彭啓明,將行政院因應氣候變遷的相關政策作爲及進度,列爲本委員會每次會議的報告事項,透過這個委員會,每三個月一次的報告,強化社會溝通,讓社會大衆更瞭解政府的施政與努力。今天的委員會,就是行動的開始,讓我們共同努力,打造更永續、繁榮的臺灣。

此外,賴總統也針對報告案提到,接下來也要密切注意氣候變遷的影響,並從三個方向來努力,第一,持續加強臺灣因應極端氣候風險的調適以及減緩機制。調適減緩工作國際化、主流化、在地化,透過結合各界的力量,讓調適減緩工作,可以連結全球氣候金融體制、投入經費資源挹注科技的創新發展與應用、政策規劃整合的廣度、深度,以及執行績效的管理,來提升國家整體發展的韌性。各級政府也應該要有平臺,無論府院地方政府,讓整個氣候變遷減緩因應機制可以落實。

第二,審慎思考、評估,臺灣可以追求跳躍發展的機會,氣候變遷對臺灣當然是挑戰,但也是機會,看用什麼態度面對。如果公部門不改變國家財政總支出爲前提,將其中一定比例(如:四分之一)公部門施政績效開始,鏈結氣候行動指標,藉由投入穩定的綠色財政預算,來促成各部門的低碳轉型政策,並且帶動私部門兆元級的綠色投資及碳金融發展,來達到槓桿效用。或是透過運用市場機制,來帶動部門實質減碳,並且系統性地擴大農林、土地、以及海洋等自然爲基礎的固碳與調適減緩效用。

第三,從各方面採取積極作爲,預作準備,高溫、旱澇等極端氣候,對於國人和產業都會造成嚴重威脅,尤其是老人、幼童、戶外工作者等族羣,政府必須採取積極的作爲,包括從預警、健康醫療、資源調度管理,以及對脆弱羣體和易受衝擊產業的照顧,種種的面向着手,都應該提前做好準備。

另外,對於能源,賴總統強調,過去的「能源轉型」階段性成果應該珍惜,但也不必否認未來的挑戰,要共同務實面對三大課題,第一,電力要充足;第二,系統要安全;第三,減碳要加速;這也是爲什麼要主張推動「二次能源轉型」。

賴總統說,未來AI大爆發,將使得未來用電成長,比過去更多更快,能源是複雜的複選題,不是簡單的是非題,如果對任何的電力開發都是用「刪去法」,那未來的選擇勢必越來越少,從而造成的社會衝突只會越來越多,這無法創造多贏,也難以共創永續;要維持電力系統的安全,電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改善工作應該要加速進行,他已要求「強化電網韌性計劃」,能夠提早在2028年,優先完成關鍵的區域,以及與民生相關的關鍵工程。

至於許多人關心的核能議題,賴總統重申,「非核家園」,是寫在《環境基本法》第23條,法定的國家政策目標。而2018年的「以核養綠」公投案通過後,民進黨政府也尊重公投結果,由行政院提案修法,經過立法院三讀,刪除了《電業法》關於2025的年限規定。在能源政策上,當前政府的重要工作是,第一,我們要確保穩定供電,第二,我們要優先努力開發多元綠電,第三,我們也不排除任何有助於淨零的能源方案,包括未來新的、先進的核能技術。

不過他也強調,無論是面對新的核能技術,或者現有核電廠存廢的問題,都必須先經過社會對話、取得社會共識,來妥善解決核安、核廢料,以及法制面等諸多問題。每個能源選項,在不同層面,都會遭遇到不同的困難,而這正是推動「二次能源轉型」時,臺灣社會要共同面對的問題。我們也難以透過一次的會議,就能下一個意見一致的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