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全球能源系統50年內將全面實現淨零排放

本報訊 實習記者董梓童報道:10月28日,國際能源署(IEA)在京發佈《2020能源技術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展望》)。該報告經過對800餘個減排技術的深度分析,並基於設施轉型以及消費者行爲轉變兩方面,形成了全球實現淨零排放的路線圖。其中,在“可持續發展情景”下,《展望》預計全球能源系統將在2070年全面實現淨零排放;而在低碳發電技術部署加速的情況下,全球將駛入“更快創新情景”,將在2050年全面實現淨零排放。

《展望》指出,全球約1/3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能源行業,因此,能源行業面臨的減排任務艱鉅,也是各國一直以來最爲重視的減排領域。爲了不斷推進能源轉型和結構調整,發展可再生能源應該成爲全球的優先選擇。

根據IEA測算,在“更快創新情景”中,到2050年,全球電力消費量將是目前的2.5倍,相當於每三年增加目前美國全年的發電量。如果要滿足未來新增的電力需求,30年內,全球可再生能源平均年度新增裝機規模需要達到700吉瓦,是2019年新增裝機容量的4倍。

IEA能源技術政策部主任Timur Guel也肯定了可再生能源對全球減排的作用與貢獻。他說:“近年來,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飛速,不管是光伏還是風電,隨着發電成本不斷下降,行業發展成熟度越來越高,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

但Timur Guel同時強調,電力系統的轉型僅能助力全球完成30%的淨零排放目標。“工業建築交通領域也是產生二氧化碳的‘大戶’,其排放佔當今能源系統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一半以上。如果不採取措施,它們將成爲未來碳排放的主要‘罪魁禍首’。”

根據《展望》,爲了儘快實現淨零碳排放目標,全球各國需要重點關注電力和工業領域的現存設備資產基礎設施。這些設備能否更清潔、低碳地運行將直接影響減排目標的實現。數據顯示,目前,鋼鐵化工水泥產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佔全球總排放量的7%、4%和7%。

“這是此前一直被忽略的部分。基於目前可行的發展路線,我們可以通過整修升級、提前退役或者廣泛應用碳捕捉、利用和封存技術來降低該部分對氣候的影響。”Timur Guel說,“目前來看,整修升級可能是最經濟的做法。未來20―30年,大部分國家會有基礎設備的檢修需求,如果可以在恰當的時間將新型減排技術運用存量設備上,則會減少全球約4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展望》同時指出,不管是針對電力、重工業,還是交通、建築領域,減排目標的實現最終還是要依靠技術的創新與進步。而目前在減排技術中,有一半數量的技術仍處於實驗室階段,還沒有實現商業化。爲此,需要各國政府制定、出臺有效的政策來促進新技術在市場早期階段的應用,增加研究、開發和試點資金投入,鼓勵市場參加減排技術的創新工作,不斷推動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

《展望》預計,在全球實現淨零排放,成功構建安全、可持續的能源系統後,世界能源體系將發生巨大變化,從以煤炭石油天然氣三種爲主轉變爲電力、氫能、合成燃料生物能源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