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政府新挑戰/辦案看顏色 勿讓檢警淪政治打手
蔡政府執政八年,國人期待的司法改革不如預期,民衆興訟跑法院的機會大增,對司法正義的信心也大減。記者杜建重/攝影 杜建重
蔡政府任內以轉型正義爲名,爲白色恐怖時期的受害者翻案,同時又以司法作爲打擊異己的工具,追殺在野黨政治人物,把批評政府言論當假訊息查辦、以抗中保臺爲名的多起共諜案最後以無罪收場、企圖影響大學自治,羅織罪名、侵害自由的手法與威權時期如出一轍。
蔡政府靠「抗中保臺」延續政權,偵辦與敵對勢力結合的國安法共諜案,成爲檢察官效忠當權者的舞臺之一,非綠有關的「新黨案」、「向心案」乃至於「羅志明案」,都是類似觀念下的產物。
政治問題本應政治解決,但檢察官甘爲政治打手之事,近幾年時有耳聞。北部某地檢署偵辦選舉案件,查辦「藍營」政治人物聲聲催,對「綠營」涉案對象留中不發,司法警察被逼着挖「正確」的線索,私下埋怨不少。
法院審理羅志明案時,法官傳喚調查官作證,調查官說證據是靠網路蒐集,以網路資訊用來入人於重罪,令人大開眼界;向心案更是藉由千里之外的烏龍間諜爆料內容,憑空對人限制出境近四年。
檢警執國家司法公權力權柄辦案,要對法律負責,不能幫着懲罰政治主張與當局者不同的人,何況政治案件起訴要禁得起法庭公審。過去八年,不管是臺大教授蘇宏達因評論故宮政策遭查水錶,還是對臺大選出校長管中閔後要拚命「卡」,檢方也配合行動,讓各界見識到政治力毫不掩飾地介入司法。
臺大前校長陳維昭曾受訪透露,「拔管」事件期間,蔡英文總統想說服他重啓臺大校長遴選過程,兩人談話最後,他向蔡總統說:可不可以請司法單位節制一點?他們到處約詢遴選委員和臺大教授,讓臺大教授感到很大心理壓力,當時蔡英文回說:「還好吧,他們只是用證人傳你而已。」不少檢察官都質疑,爲何總統如此清楚檢方的行動?若以檢方起訴馬英九的標準,把偵查內容泄密給高層者又該當何罪?
檢察官偵辦政治人物所涉案件,難免牽動政治。一九九九年迄今,兩次司改會議,檢察官是不是行政官都納入討論提綱;檢察官受制於檢察一體是命中註定,如不改看顏色辦案的慣性,只會自毀檢察威信。